昨天,今天,明天
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取得了決戰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性勝利,步入了人人有飯吃的全面小康社會,現如今日子過的富足美滿,貧困生活似乎已經十分遙遠。
響應學校號召,為了讓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社會,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積累豐富經驗,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本次活動主要是采訪老年人聆聽他們人生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和故事,通過采訪了解展現出我國在脫貧攻堅上所取得的勝利成果,從而讓大學生的我們更加明白這樣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
我的采訪對象是我的爺爺,聆聽從爺爺口中講述以前的貧困生活故事。爺爺的年齡也快到朝枝之年。經歷了解放戰爭、改革開放等事件,從爺爺口中也得知他們小時候生活的艱難,家里有六個兄弟姐妹,就只有兩張用茅草堆搭起來的床。房子也不是用磚頭建立的,都是用木頭和茅草搭建而成。下雨天和大風天甚至會漏水。夏天更沒有風扇空調,只能在樹蔭下坐著。出門也只能騎自行車或者走水路坐船。到后來爺爺結婚,經過自己的努力造了新的石磚水泥房。再到我爸爸結婚。經歷了一代又一代。
到現在,國家不斷的強大,政策不斷地改革,每個人家的家庭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用爺爺的話來說以前沒有家庭收入,以前生產隊一天是早上出勤到晚上一天十公分,甚至你做了一天還不會給你錢。一年收入好一點能有兩毛錢三毛錢就是高工資了,要有強壯的勞動力。再到現在,中國的發展在老人過往的生活中歷歷在目,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底層百姓從饑寒交迫到吃得上飯,再到現在的全面小康,吃飽穿暖,每天有肉吃,黨的領導功不可沒。自新中國建立起,國家的脫貧工作從未停止,人們的生活變化有目共睹。
國家的政策的提升,不僅僅對我們的生活質量提升了,更加加長了新一代年輕人對未來發展的無限憧憬。只有不斷去努力才會真正意義上的去富有,才會提升國家的實力。
回憶曾經的中國,是多么的不堪,再到現在,中國人一步步走向富強,一步步走向世界,一步步的成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靠的是黨的堅強領導,靠的是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靠的是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堅守執著,靠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我們要相信共產黨,支持共產黨這才是一條走向希望和更美好明天的道路!
- 蘇大學子三下鄉:覽曠世城垣,品金陵遺韻
- 2022年7月8日至7月20日,蘇州大學“醉美金陵·明城遺韻”實踐隊成員先后前往南京城墻博物館、中華門段城墻及秦淮·非遺館,開展了一系
- 08-11 關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