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黃山7月11日電(通訊員 鮑蓓蕾 劉趙宇 萬媛媛)為增強青年學子重視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安徽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赴陶行知紀念館實踐團隊,于7月11日來到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開展了學習實踐活動。本次實踐,隊員們通過參觀學習陶行知先生的光輝事跡,結合學習習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論述,了解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歷程,立下了強國之志。
參觀紀念館,了解大作為
安徽陶行知紀念館坐落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的中和街,于1984年建成,為白墻黑瓦的建筑徽派。走進紀念館,實踐隊員們瞻仰了被翠柏青松襯托的愈發壯觀的陶行知巨型雕像。2.6米高的陶行知雕像屹立廳堂中央,展現了偉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偉大形象。漢白玉的雕像質地,象征著他潔白無瑕的高尚人格。形如磐石的像座,標志著他不懼不屈的堅強性格。
圖為實踐隊員與陶行知雕像的合照 大學生新聞通訊員 鮑蓓蕾 攝
隨后,實踐隊員們參觀了紀念館的館藏資料與藏品。廳堂上枋是宋慶齡親筆題寫的“萬世師表”匾額,正面為毛澤東題寫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金色大字,瀟灑飄逸,剛勁有力。通過參觀,實踐隊員們了解了是一代領袖毛澤東同志對陶行知先生的贊譽。
在了解了“四塊糖的故事”、“站在門外聽課”等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相關的生動事跡后,實踐隊員切身務實地體會到陶行知先生 “愛滿天下,執行和諧”的熱切心情。
圖為紀念館收藏的陶行知題字 大學生新聞通訊員 鮑蓓蕾 攝
守好愛國本分,學‘習’方能強國
“陶先生曾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這次實踐也讓我聯想到,習總書記今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也講到的我國的教育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的講話深刻用意。”實踐隊員劉趙宇說。
“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新時代的中國青年重任在肩。”在了解完陶行知先生的事跡后,隊員們結合習總書記關于教育的論述進行了學習討論,深入了解了新時代教育的重要意義。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通過此次實踐,實踐隊員們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為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隊員們表示將會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勤奮地學習,學習陶行知先生為國為民傾情教育,甘于奉獻,終身學習的高貴品質。
圖為紀念館收藏陶行知的著作手稿 大學生新聞通訊員 鮑蓓蕾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