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西南石油大學“西柚汪汪隊”社會實踐團隊抵達了雙流區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積極開展“服務救助中心,關愛流浪貓狗”的主題志愿服務。
本次實踐活動內容包括清掃動物排泄物、清理垃圾廢料、清洗動物床鋪、分裝貓糧狗糧等任務。圍繞工作人員安排的具體工作與任務,隊長細化分工,隊員認真落實,各項任務一一執行并圓滿完成。
2022年5月,在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動物救助被明確列入中小學生服務性勞動范圍,其中明確提到“為公共圖書館,科技館,紀念館,植物園,動物園,流浪動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間與社會機構提供服務性勞動,以自己的實際勞動參與社會公共空間建設。”同年3月,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制定反虐待動物法。近年來,隨著家養寵物日益流行,我國的動物保護與救助也日益提上行程。
愛之家流浪動物救助中心是一個民間公益組織。愛之家創辦人及負責人陳遠蓮陳阿姨1996年開始救助流浪貓狗,歷經26年,上萬的生命因此獲救,目前任有將近6000只貓狗生活在基地。2009年民政局注冊“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經歷幾次搬遷,陳阿姨最終于2011年在雙流區永安鎮租了一座110畝的荒山,耗資幾百萬為這些毛孩子修建了一座溫馨的救助樂園。
“尊重生命,與愛同行”為幫助維持基地的運轉,我校的十五名同學組成了一支名為“西柚汪汪隊”的暑期社會實踐隊,從6月16日到6月22日展開了為期7天的暑期實踐活動。
1.園區日常工作
西柚汪汪隊在基地負責人的帶領下開展園區清理工作,包括清掃動物排泄物,清理垃圾廢料,清洗動物床鋪。
因為暴雨季節即將來臨,基地的毛孩子們數量龐大,現有的犬舍早已無法支撐愛之家所有的毛孩子們躲避夏日的暴雨,陳阿姨將基地最后一塊空地利用起來,想要加緊再修建一些犬舍。團隊來到工地,搬磚、抬水泥,與工人們一起修建犬舍。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一起搬運狗糧,準備與分發貓糧。
2.網絡平臺運營
隊員們還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社交平臺上宣傳了救助中心的相關內容,解答了觀眾對救助中心的一些疑問,包括救助中心的環境、動物數量、發展方向等問題。通過線上線下不同形式的志愿活動,讓救助動物志愿服務成為“宣傳關愛情懷”、“呼吁關注流浪貓狗”的好載體。我們也會在平臺陸續發布關于愛之家的視頻,歡迎大家的關注。
3.基地的毛孩子們
六月的成都夏日炎炎,33°的高溫讓所有人都感到酷暑難耐。但實踐隊隊員們未曾發出怨言,大家都忍耐著高溫辛勤地為毛孩子們付出。愛之家的毛孩子們或許有著悲慘的身世,或許有著不堪回首的經歷,但是在愛之家,所有人都在盡力為他們送去最溫暖的關懷。
結語
尊重生命,與愛同行。通過這次實踐,隊員們深感流浪動物救助不易的同時也無比敬佩在這里堅守了26年的陳運蓮女士。基地的許多毛孩子們昔日都是備受寵愛的“小公主”,我們真摯地呼吁各位市民在養寵前三思而后行,文明養寵,不隨意棄養,它們不應該是可有可無地“消遣”。
四季不停變換,善意從未停止。我們希望每一個在街頭流浪的精靈,都能看見希望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