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社會實踐:愛與希望的旅途——“寵愛有家”暑期社會實踐隊感悟與收獲
作者:唐淼 編輯:敬坤 圖片:湯鑫
隨著社會對動物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流浪動物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號召,2024年暑期,“寵愛有家”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一線,成功開展了一系列流浪動物救助活動。本報告旨在全面總結此次活動的實施情況、成效及團隊成員的深刻感悟與收獲。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流浪動物數量激增,給城市生態環境和社會管理帶來了諸多挑戰。為有效緩解這一問題,提升公眾對流浪動物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寵愛有家”暑期社會實踐隊精心策劃了本次流浪動物救助活動。活動旨在通過實際行動,為流浪動物提供必要的救助與庇護,同時倡導社會各界關注并參與流浪動物保護事業,共同營造關愛動物、和諧共生的社會環境。
活動籌備階段,我們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明確了活動目標、任務分工及時間節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當地動物保護組織建立合作關系,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活動進行期間,我們在老瘋楊動物保護基地和嘉陵區流浪動物救助站進行走訪調查,并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對小動物進行清理,打掃小動物產生的排泄物等等。并且,在深入了解流浪動物所處的環境后,隊員還去社區進行宣講,讓更多的人注意到身邊的流浪動物。同時,我們還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流浪動物領養信息,積極尋找愛心人士為它們提供永久的家。

上圖為小狗吹干毛發

上圖為給小狗泡藥浴

上圖為實踐隊合影
經過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不僅在物質上給予了它們幫助,更在精神上給予了它們關愛與溫暖。此外,活動還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進一步提升了公眾對流浪動物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青年學生和社會成員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流浪動物保護不僅是動物保護組織的工作,更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們應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諸多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困難與挑戰鍛煉了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我們學會了如何在困境中相互支持、共同面對;如何在意見不合時保持理性溝通、尋求共識。這些寶貴的經驗將對我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流浪動物是生命的另一種形態,它們同樣擁有生存的權利和尊嚴。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學會了尊重每一個生命體,無論它們是強大還是弱小、美麗還是丑陋。這種生命尊重觀念將伴隨我們一生,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
流浪動物救助活動不僅是一項公益活動,更是一項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事業。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對流浪動物的關注和關愛;我們希望能夠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流浪動物保護事業;我們更希望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種關愛動物、尊重生命的良好氛圍。
2024年暑期社會實踐“寵愛有家”暑期社會實踐隊流浪動物救助活動圓滿結束。但我們的腳步并未停歇,我們將繼續秉承“關愛生命、傳遞愛心”的宗旨,為流浪動物保護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共同為構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