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瘋子”社會實踐推文修改心得
針對這次社會實踐“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線上宣傳,經過前期的種種推翻與重建,大家在過年期間仍加班趕推文的努力之下,終于有了雛形。
大家一共寫了五篇文章,但就像之前擔心的,有一篇雖然是針對社區居民做的內容,但很難和精神疾病鏈接起來。剩下的四篇經指導老師審核后,都發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內容過多、連接生硬、語言平乏,還有一些格式上的問題,我認為最嚴重的莫過于一篇推文中竟然本身就帶有污名化。在這之后我也進行了很深的反思,對自己,對這次實踐,也真正切身體會到了污名化的嚴重程度:它就這樣潛伏在大家的潛意識里,也許平時不會興風作浪,但在可趁之機就會肆意妄為。
最近的進展也許不太順利,但是不論是社會實踐還是以后會做的研究,都絕不會一帆風順,因為我們面對的東西本就是痛點,本就不會容易解決。作為負責人,每天不同的狀況與困難都在我夜晚的腦海中盤旋翻騰。推文的差強人意、科普動畫的制作艱難、干預實驗的不確定……但是回望初心,想到這么做下去也許就能讓更多的人敢于看病治病,勇敢堅定地面對自己心理的“魔鬼”,心里就能略微平靜一些。選擇了便不要后悔,即使知道前方的道路不平坦也要繼續向前,這是我們一直想要堅持的。
“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我們所向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