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6日,為了響應學校關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廈門醫學院臨床醫學系“探尋紅醫文化 賡續紅醫精神”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以及瑞金市開展2023年度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三下鄉活動,不僅給了我一次走出校園,鍛煉自己的機會,讓我感受到了江西人民的熱情好客,更對革命先輩的紅色精神和紅醫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和體會。
重走革命老區,感悟紅色精神。走進鄧小平故居,我們聆聽了“一碗清茶話迎送”“花甲老翁從軍記”的故事,感受到了鄧小平先生從政節儉,一心為百姓謀福利的高尚品德,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中國共產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沿著紅井,我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帶領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共同挖井的場景,“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主席帶領人民群眾艱苦卓絕,自力更生的事跡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深深感動著我。漫步于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的長廊,眼前浮現出的是黨百年以來與人民同艱苦、共奮斗的崢嶸歲月,是他們讓蘇區精神成為中國革命精神的一座不朽豐碑。邁步于歷史的長廊,革命領導人們的事跡和說過的話語回蕩在耳邊,無時無刻不讓我感受到那份濃厚的紅色精神。也讓我明白,作為醫學生、醫務工作者應以先輩為榜樣,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鄧小平故居。
走進紅色醫院,學習紅醫精神。中央紅色醫院是由傅連暲同志創辦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所正規醫院。走訪紅色醫院舊址,聆聽著雙腳踏在木板上的聲音,我仿佛看到了傅連暲同志與學生們夜以繼日地為紅軍士兵們療傷只為多保存一些革命力量;看到了在紅色醫院的無償治療下,鄉里的村民們歡快高呼“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醫院”。傅連暲等最早一批紅醫舍小家、顧大家、毫不退縮投身到醫療工作中的高尚品德與高超的醫療技術向我們詮釋了紅醫精神的內涵,讓我感受到了紅色醫生的精神風貌,并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無論遇到多么困難的挑戰和艱難的時刻,我都會始終踐行紅醫精神,堅定地投身到醫療工作中,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努力爭當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衛士,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們參觀走訪中央紅色醫院。
弘揚紅醫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在會昌縣,我們感受到了老區人民的熱情好客,同時也投桃報李,與他們一同分享所學的急救知識,為他們測量血壓,向他們提供醫療用品……在與鄉親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讓鄉親們了解了部分醫學常識,同時還讓自己對急救以及各項專業知識都有了進一步的消化與吸收。每一次互動,每一次對話,都在加深鄉親們對我們的信任,拉進鄉親們與我們的距離。盡管我們目前只是大二,學習的醫學知識還不是那么豐富,僅能為鄉親們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但看到鄉親們的信任、友善,也感受到了滿滿的成就感和作為醫學生的驕傲與自豪。也更加明確了要學好專業知識,為百姓謀健康、謀福利的職責使命,明確了將彰顯紅醫精神,護佑百姓健康,作為自己畢生的奮斗目標。

圖為實踐隊員們向村民們普及急救技能知識。
這次三下鄉,我不僅看到了老區人民在紅色精神的鼓舞下為自己家鄉的發展而努力奮斗,看到了江西從曾經的落后,到現在飛速發展,逐漸走向富裕的偉大歷史進程,還學會了很多曾經沒有接觸過的技能,得到了許多的鍛煉。入隊之初,隊長就分配給我急救技能宣講負責人這一重要的位置,給予了我第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為此,我不斷學習視頻剪輯、PPT制作等計算機技能,不斷向紅會的前輩們請教如何講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不斷思考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情況。最終,雖然講解的表現還是沒能達到自己的預期,但這是我在宣講方面邁出的全新一步,我堅信如果有下一次的機會,我一定能夠表現的更好!
意氣風發的我們經歷了三下鄉的洗禮,不僅開拓了視野,豐富了閱歷,同時也明白作為新時代的醫學生,我們有自己應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應繼承先輩遺志,弘揚紅醫精神。在未來的醫學生涯中不斷提升自我,為人民、為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這次的社會實踐,不僅僅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我們生命中一份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