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燈尋影,傳承發展非遺文化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人類社會發展的源動力。文化是一種精神財富,也是民族性格的體現,是文明的標志。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如何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當今問題之一。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燈源的照射下隔著亮布進行表演,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的幕布后面,一邊用手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與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2023年7月15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燈影不息實踐團走進山東省各市深入了解皮影戲知識,探索皮影戲發展現狀,探索當代皮影戲的破局之道。
實踐團代表來到泰山皮影戲演出的場地,在欣賞完精彩絕倫的泰山皮影戲表演后,走進后臺,采訪了非遺傳承人范正安老師。實踐團隊員了解到泰山皮影戲是山東皮影戲的重要代表之一,起源于清代,其聲腔種類豐富,不僅繼承了早期山東皮影的“摩調”,還廣泛吸收泰安當地流行的其他民間戲曲唱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聲腔體系。泰山皮影戲屬于典型的口傳民間藝術,演出沒有劇本,演員完全靠記憶表演發揮,其演出劇目較為豐富,尤以《泰山石敢當》系列劇為代表。泰山皮影戲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融泰安民間美術、音樂、戲曲為一體,在民俗及地方歷史文化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對于皮影戲傳承現狀也不容樂觀,在演出市場日益萎縮,觀眾急劇分流,收人銳減的情況下,許多皮影戲藝人改行從事其他行業,再加上西方文化對民族文化的滲透,傳媒以及各門類現代藝術對民俗文化的擠壓,使得泰山皮影戲像其他民間藝術一樣陷入失去記憶和話語的境地。實踐隊員們深感宣揚皮影戲責任重大。
在正式宣傳之前,實踐團成員搜集各方資料,并根據此制定合理的調查問卷。實踐團成員將問卷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進行調查,群大致掌握了群眾對皮影戲的了解程度。針對群眾對皮影戲的了解,結合皮影戲自身的特點,實踐團制定了獨特的宣傳計劃。
實踐團采用了考察調研與開展皮影戲專題講堂等多元化形式,廣泛普及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關內容,通過各種視頻資料與實地體驗感受悠悠儒韻,領略獨特匠心,留住“文化”之根,傳承“非遺”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通過繼承與弘揚非遺背后的故事,展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在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探尋中華文化記憶中,不斷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及程度,讓它們走進更多人的心中。
- 執燈尋影,傳承發展非遺文化
-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人類社會發展的源動力。文化是一種精神財富,也是民族性格的體現,是文明的標志。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
- 08-15 關注:3
- 基層連線,共攜曙光
-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地考察鄉村振興新變化,推動農村的發展建設,7月5日至7日,巢湖學院“重走考察路線,看鄉村振興變化”實踐
- 08-15 關注:7
- 觀現代化發展,豁朗生活百態
- 觀現代化發展,豁朗生活百態
為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腳踏實地地踐行核心主義價值觀,也為更深刻地理解在中國
- 08-14 關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