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學子三下鄉:學習制作布貼,傳承非遺文化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這是秋瑾為保家衛國發出的千古絕響,直至今日仍振聾發聵,為我們指引方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自于無數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他們用血淚為我們鋪出光輝大道,我們應該不忘歷史,銘記先烈,發揚精神,賡續榮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增磚加瓦,構建出新時代宏圖。
為不忘初心,銘記先烈,拾遺志愿隊赴陽新分隊全體成員前往了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進行參觀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心情久難平靜。
在朱直光少將的墓碑前,我沉默良久,懷著虔誠的心情凝視著照片中堅毅的面龐。朱直光任湘鄂贛紅十六師衛生隊隊長,湘鄂贛軍區衛生部材料股股長、療養所所長,堅持了湘鄂贛邊區三年游擊戰爭。土地革命時期,有一次與主力部隊打散了,朱直光帶著一部分傷病員趕路,沿途為他們療傷,最終趕上了大部隊,也保證了傷病員的安全。
都說醫者仁心,朱直光先生把這句話發揚的淋漓盡致。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將士們拼命守護的后方,正是有無數如朱直光先生一般的衛生兵存在,才讓將士們得以踏實應敵,無后顧之憂。他穿梭于槍林彈雨之中,竭力搶救每一位戰士。
他將自己的生死置于度外,卻把戰友性命無虞當做永恒奮斗目標。他的存在,讓前線的戰士們敢于將后背托付與人,給了拼命搏殺的勇士們一層堅不可摧的保障。
后方同志是前方戰場的保障,那么前線拼殺的勇士,就是保家衛國的高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吳嘉民同志留在湘鄂贛邊區堅持斗爭。任江西軍區修銅宜奉邊軍分區(后改為東北軍分區)組織科科長兼中共機關總支部書記,贛東北游擊大隊政治委員,率部在贛東北地區開展了艱苦的游擊斗爭。他多次身受重傷仍奮勇殺敵,勇猛無比,立下赫赫戰功。
是怎樣堅韌的精神能讓人忘記肉身的痛苦執著前行?是怎樣強大的信念驅使他摒棄疲憊堅持趕路?我想,無數革命先烈都是為了一個信念而活,吳嘉民先生也不例外。在他的神思中,有一個幻想過無數次的新世界,那個世界人人平等,遵循共產主義,勞動人民當家作主。沒有壓榨剝削,沒有流血戰爭,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所以他要奮斗,雖千萬人吾往矣,為了把這個世界變成現實,為了華夏子孫能真正生活在這個世界,他寧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寧愿榨干自己的最后一滴鮮血,只要能朝理想新世界再邁進一小步,就夠了。因為無數個共產黨人的一小步,就是新中國的一大步。沉睡的東方雄獅終將蘇醒,當它擺尾嘯谷的時候,就是中華人民昂起頭顱的時候,也是勞動人民抵達美麗新世界的時候。
作為社會主義新時代青年,身處革命烈士們用血淚打下來的新世界中,我們應深知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如今不用受到外族的壓迫,不用在槍林彈雨中生活,這是因為無數革命先輩舍生取義,用身軀為如今的我們鋪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基。我們應明白這樣的生活來之不易,必須努力去守護先輩打下的基業,才無愧被稱作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立大志,敢擔當,成大才,擔大任,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做無愧于祖國,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青年,為社會建設出自己的一份力。
- 學史明理 明理悟道
- 2023年7月1日,我們“楚音漢蘊”三下鄉實踐隊成員共同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院參觀。在七一建黨節這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學習由武昌起義
- 07-21 關注:2
- 山坡上長出了“搖錢樹”
- 武漢東湖學院文法學院“小橙故事”柑橘文化采風社會實踐隊一行12名大學生來到這里,見證當地群眾在陡峭而貧瘠的土地上戰天斗地改寫命運
- 07-20 關注:6
- 心系傳承,不負青春
- 探尋傳統根脈,樹立文化自信。為了了解非遺文化,讓大家體悟非遺之美,傳承古老文化遺產,7月3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三下鄉非遺傳承隊—
- 07-19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