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財學子家風家訓調研心得
眾所周知,家庭作為一個愛的集合點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家庭建設都應當被重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早在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就提到了如何營造家庭良好氛圍,他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引導孩子。要善于從點滴小事中教會孩子欣賞真善美、遠離假丑惡。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變化,隨時做好教育引導工作。”下面,我來介紹一個我身邊的模范家庭。
坐標內蒙古包頭市,我樓下奶奶的家庭,是遠近聞名的模范家庭,來到門前入眼就是閃亮的“光榮之家”牌匾,我們都知道,“光榮之家”是軍人退役或烈士遺屬的家庭才可以擁有的榮譽,奶奶家屬于前者,這是一份精神上的嘉獎,路過的人無論認識她們一家與否,都會被這個牌匾吸引目光,并且心生敬畏。
其次,奶奶家的外門永遠是打開的,只把里面的門關上,為的就是有需要的人敲門她可以及時回應,奶奶家還準備了全套的常用工具,我家換門鎖時候曾向她借過,她極為熱情地招呼我們,還補充道:“不著急給我,慢慢用。”
僅僅是一扇門,我們就可以看出奶奶一家的真誠熱情,樂于助人,善解人意,這樣的家庭無疑是好鄰居好榜樣,而走進其中,還有更動人的故事。
奶奶一輩有四個兄弟姐妹,但是只有她一人,贍養著九十歲的老母親。這次新冠肺炎奶奶不幸中招,陽過后的她跟我講半月未洗頭發,身體一直緩不過來,孩子們也不在身邊。盡管如此,她還是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周到照顧著母親,不隨意串門害怕叨擾鄰居,在收到我們家送的罐頭后還不住道謝,說有稀罕東西我再給你們拿過去嘗嘗。這份孝順、勤勞、樸實,讓她成為了一位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也成就了一個好家庭,從奶奶一家的身上,我看到中華傳統美德在熠熠生輝,一個優秀個體創造的愛在家庭和社區間不斷接力,感染著我們所有人。
古人云:“察德澤之淺深,可以知門祚之久暫。”快餐時代家風家訓仿佛成為了“古董”,擁有保存良好族譜的家庭都會被多數人道聲驚奇,而在過去,大家族會明規家風家訓,小家庭會教育孩子人窮志不窮,如今,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受教育水平在提高,我們更應該重視家風的營造,珍視家訓的力量。這從來不是繁文縟節限制自由的框架,而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覺,當家風家訓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個人的言行,那份走正道辦好事的喜悅,那份通過自己能體現家庭的自信,會讓社會之圃開出更多和睦花。
所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面對長輩,我們要尊敬孝順,帶領他們解除科技產品。面對平輩,要謙虛友好,互幫互助。面對小孩,給她們多一點關注和陪伴,在她們心中種下平和的種子。面對友鄰和陌生人,不吝伸出援手。面對自己,修身養性,戒驕戒躁,用感恩之心期待每個嶄新的日子。現在從小事做起,終有一日會收獲優良家風這份可貴的寶藏。
- 聚焦長江旱情,承擔青年使命
- 近年來,中國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高溫、干旱災害風險加大,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在2022年
- 02-10 關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