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助農,“興海人”在追夢的路上
八月,是南美白對蝦充滿朝氣與熱情的月份,廣東海洋大學興海種業團隊于2022年8月2日滿懷著期待前往湛江市東海島東方實業有限公司展開實地調研考察活動。團隊借此行深入了解南美白對蝦產業現狀,調研企業集“良種+良法”養殖模式的應用成果,以青春擔當助力鄉村振興,為養殖戶開辟一條致富之路。這一行更是堅定了我們對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
晨曦徐徐拉開了帷幕,又是一個絢麗多彩的早晨,帶著興海種業團隊的期許降臨人間。在富有多年南美白對蝦研究與技術推廣應用經驗的劉建勇教授的帶領下,我們的第一站來到東方實業育苗車間——“興海1號”的養殖場。養殖場場長帶領我們走進南美白對蝦產業的前生今世,南美白對蝦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引入中國,但種蝦高度依賴進口,國外對種質資源形成壟斷,而國內育種技術傳統,養殖戶養殖方法機械模仿,通常會忽略不同品種的養殖差別,導致養殖效益低下。
我心中振興中華的旋律猛然響起,不愿再受制于人,立志要打破壟斷,心底那積蓄著的愛黨、愛國情懷瞬間就會被釋放,化為具體行動。帶著敢為人生、技術報國的精神,我們下一站來到了養殖戶的蝦池現場實地調研。團隊前往養殖場水域調研時發現,在沿海的高鹽環境下,普遍存在對蝦養殖密度低、致病弧菌高、水質變化快等問題,因此,養殖過程中對細節的把控十分重要。
隊長王金嬌來到養殖場的水域中心,對“興海1號”養殖場的成蝦進行現場捕撈抽樣觀察,從專業角度向養殖戶講解了“興海1號”養殖情況。在得知現場養殖的水質情況良好后,現場緊張的養殖戶長呼一口氣,放松了緊鎖的雙眉。
“太好了!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團隊,這些年來一直在幫助我們這些沒有什么文化的村民。自從你們幫助我們以后,我們的蝦都大很多、生猛很多了!”其中一個養殖戶突然抓住金嬌的手,感激地說道。
這一刻,金嬌眼神是那樣的柔和,視線之中分明能看到她的堅定、堅持與執著,這眼神是深刻的,亦是明朗的,在與她注視的一剎那,已經表明了很多東西,堅持,堅持再堅持,就會實現理想的,因為這是一種以技術報國的信念,它無聲,卻可以用情感交流。
下一站,我們跟隨養殖戶明叔的步伐走進了“興海1號”的保種車間。映入眼簾的是規整的蝦池、完備的設施、嚴格的管控、碩大的成蝦。我們對各個養蝦池進行細致觀察,并對每個池的成蝦設施情況以及生長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實驗表明,通過“良種+良法”的配套應用,對蝦養殖已經形成了綠色健康養殖發展模式,有效降低了水產養殖業帶來的環境負荷,推動了水產養殖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發展。
這一程,看到我們團隊這些年來的努力通過了企業和養殖戶實踐的檢驗,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實實在在地幫助了蝦農,堅定了我們的理想信念,助力鄉村振興。
追夢之光,今日將來到我們手上,愿新時代的我們代代傳承!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愿我們青年以追夢之光照耀前路!正如青年時期的周恩來先生所言:“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