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2022年7月1日塔里木大學“青春向我,夢啟南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一行十人經歷了一天的火車于來到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四師昆玉市皮山農場,學習服務人民群眾,弘揚胡楊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服務之花盛開在祖國新疆之南,展現新時代胡楊學子青年擔當。
2022年7月1日,實踐團隊到達目的地之后受到了當地團委的接待,并舉行了皮山農場2022年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座談會。下午在團委的安排下,10名成員被分配到不同的連隊和社區,直面基層工作。在服務人民的過程中,了解人們群眾的真實訴求,重走老黨員們曾經走過的路,從中感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工作之余與人民群眾進行交流,了解當地風俗文化。在日常交流中,聽老人講建設皮山農場的光榮歲月,雖然炎熱的天氣對工作產生了阻礙,但也擋不住實踐團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三下鄉是個鍛煉個⼈能⼒,充滿艱難困苦的活動。我們頂住了驕陽之烈,忍受了⽣活之艱,我們猶如冬⽇⾥的⼀團烈⽕,燃燒⾃⼰,溫暖他⼈。我們沒有選擇逃避,逃避⾃⼰的責任。都說只有義⽆反顧的付出,才可以理直⽓壯地收獲。⼀個星期下來,我們累了乏了。卻掩飾不了我們內⼼的喜悅與踏實,我們收獲了感動,收獲了成熟,收獲了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真⼼的微笑、堅強的背影,以及那⼀封封孩⼦們送給我的信和畫也構成了我⽣命⾥最珍貴的回憶。
通過這次實踐,我對⾃⼰也有了⼀個新的定位,對⾃⼰的不⾜也有了清醒的認識,⽐如⼈際交往能⼒、處事應變能⼒等⽅⾯的不⾜。只有跌倒了,才能⾛的更好;只有疼過了,才能學會成長。短短的七天,教給了我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成了我以后⼈⽣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給我的⽣活閱歷⼜添上了濃重的⼀筆。成長向來都是痛并快樂著的,我不能害怕跌倒,我更不能拒絕不⾜。因為只有經歷了⽣活的磨礪,我的⼈⽣之刃才能更加的鋒利,才能在⼈⽣的道路上披荊斬棘,讓⼈⽣更加出彩。
“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思想為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所尊崇。”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這樣講到。在聽了這句話后我深有感悟,時代在進步,我們自當努力拼搏繼承他們的意志,成為祖國的中流砥柱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作為新時代胡楊青年,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前往祖國邊疆去服務基層,在基層中奉獻自己,在基層中鍛煉自己。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將來能對社會作出大貢獻,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作用的人。讓胡楊精神像星星之火一般,以燎原之勢在祖國的南疆大地上熠熠生輝。
文:文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