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美麗社區,共創幸福家園
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建設美麗社區”社會實踐團隊在各自家鄉陸續開展了以“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為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勞動中感受生活、在勞動中感悟知識,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發揮學生的特長,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不斷提升社會化程度,建立學生與家鄉社區的聯系,團隊成員利用假期深入社區參加社區工作,服務百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圍繞四個核心:“環境美麗宜居社區,防疫健康安全社區,愛老助友暖心社區,追憶百年紅色社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環境美麗宜居社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美麗作為社區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團隊成員主動走進社區,打掃社區衛生,撿拾垃圾,清理河道,守護家園。一份份看似簡單的工作在實踐時并不輕松,盡管很累團隊成員依舊熱情高漲,當他們看到社區在自己的努力下煥然一新時心中的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團隊成員在身體力行中鍛煉了自身本領,在辛勤汗水中弘揚了勞動精神,為社區建設添磚加瓦。

防疫健康安全社區
在社會防疫常態化的背景下,社區作為社會組成的基本單元是保障民生安全,防止疫情肆虐的重要一環,定期全員核酸已成為常態。部分隊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協助做好隔離點值守、人員信息摸排、組織核酸采集等工作,共同筑牢社區防疫的“安全網”。有一種溫暖,叫做鄰里互助。疫情期間,大家互相信任、彼此互助,堅決要打贏這場戰“疫”,共同筑起了一道抗疫的城墻。

愛老助友暖心社區
社區是人的集合,人們生活在同一個社區,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個大家庭中,而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尊老愛幼看做是一種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部分成員利用暑假主動報名志愿者走進幼兒園照顧小朋友,走訪老人,和老人們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盡己所能幫助老人孩子。在此過程中,團隊成員一方面培養了關心他人,敬老愛幼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接觸社會,鍛煉了自己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追憶百年紅色社區
歷史賦予重任,時代催人奮進,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以及南航學子當永懷赤子之心,永葆奮斗精神。部分成員參加“黨史學習教育宣講”以及“紅色記憶·砥礪前行奮進新時代老兵進社區”活動。通過深入學習,追憶百年歷史,傳承紅色精神,使黨史學習深入社區,進一步使黨旗飄得更高、扎得更深、立得更遠,讓“初心”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實踐感悟
“暑期因本次實踐活動的存在而更加充實,‘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已成過去,唯有實踐才是檢驗所學的社會潮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無疑本次實踐活動正有著這樣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為我們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也有助于我們盡早接觸社會。它不僅提供物質上的滿足,更充盈了我們身為大學生的精神食糧所需。”實踐團隊隊長林子玄說道。
此次“建設美麗社區”實踐活動讓實踐團隊成員深入社區,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美麗社區建設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竭盡所能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在物欲逐漸縱橫的當今世界,選擇在暑假進行實踐活動,絕不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其精神上的饋贈是無可替代的,其所代表的同樣還有在物質逐漸趨向富足的社會里,人們尋求精神補償的崇高意志。這樣的活動不僅對大學生有利,更是向社會群體的呼喊,我們即是先行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建設美麗社區實踐團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