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汴城古跡 憶革命歲月
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有“東京夢華”之美稱的河南省開封市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被譽為“八朝古都”。從元明清到民國和新中國建立之初,開封一直為河南首府或省會,在這里不僅有著豐富深厚的中國古代文化寶藏,也記載著近現代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道路中的奮斗與奉獻。2022年7月19日,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追尋”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四名成員抵達河南省開封市,將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城市開啟為期3天的尋“汴”之旅,追尋革命文化的足跡,探索中國人民革命路途中的故事。
2022年7月19日上午,團隊成員來到開封市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紀念園,瞻仰孫中山銅像、沈竹白紀念碑,緬懷在河南革命風暴中壯烈犧牲的十一名革命烈士。烈士紀念園位于古樸幽靜的禹王臺公園中,在公園中的密林、古跡環抱之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穿過紀念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銅像,銅像高高地矗立在正中,平靜地注視著前方,在銅像的背后是中山先生題詞的石碑:“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石碑兩側刻著他逝世前的囑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團隊成員仰望中山先生莊嚴的姿態,在其鏗鏘有力的文字中,展開了有關那段革命崢嶸歲月的追憶。
沿著石碑旁的小路往里走便是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和紀念碑、紀念壁。紀念碑位于圓形石臺正中,在圓形石臺旁屹立著紀念壁。通過壁文團隊成員們了解到,在1913年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期間,河南的革命斗爭異常激烈,開封作為省城付出了尤為慘痛的犧牲。在袁世凱勢力制造了駭人聽聞的開封血案后,河南革命黨人依然高舉辛亥革命旗幟,大力宣傳孫中山民主共和思想,堅決反對封建獨裁。烈士墓中長眠的是1913年在7月13日開封火藥局爆炸案犧牲的5名烈士和在7月28日民立報慘案犧牲的6名烈士。他們用自己的汗水與鮮血,激勵著中國人民反封建、求解放,為中國革命道路書寫了意義深遠的一筆。在圓形的石臺上,篆刻著烈士生平的一塊塊石碑環抱著中間的烈士墓,石碑無言卻字字入心,團隊成員們仿佛看到了十一個并肩戰斗的英勇身姿,一百多年前他們為民族解放而壯烈犧牲,今日他們也將使更多中華兒女投身于振興祖國、復興中華的事業當中。
追尋歷史足跡,感悟革命真諦,靜謐的園林是人們常游之地,其深處的一段飽含血汗與熱淚的歷史卻訴說著寧靜背后的艱辛與不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輩青年當銘記革命烈士的奮斗與奉獻,學習先輩革命精神,不斷用努力與實踐傳承和弘揚這份革命薪火。
河南工業大學“追尋”暑期社會實踐團
作者:馮楚涵 來源:河南工業大學“追尋”暑期社會實踐團
- 尋汴城古跡 憶革命歲月
- 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追尋”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四名成員抵達河南省開封市,將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城市開啟為期3天的尋“汴”之旅,
- 08-17 關注:0
- 走進遺址,感悟光輝歷程,擔當中華使命
-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全會精神,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
- 08-17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