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評估組走訪粘禾村村民
為積極響應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以及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部署,探索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鄉村能源發展路徑,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充分發揮學科與人才優勢,組織博士暑期科技服務團隊深入基層一線。本次聚焦冷水江市三尖鎮粘禾村,旨在結合當地因采礦業發展及礦區改造帶來的獨特機遇與挑戰,通過實地調研精準把握村民生活用能現狀與需求,為后續科學制定鄉村能源升級方案、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將青春智慧書寫在服務鄉村能源革命的實踐中。
7月4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暑期科技服務團隊能源評估組走進冷水江市三尖鎮粘禾村,開展鄉村生活用能現狀調研。結合當地采礦業發展背景與礦區改造契機,團隊采取“訪談+問卷”雙軌模式,聚焦村民“用能成本、清潔需求、安全隱患”三大核心關切,為后續鄉村能源升級精準采集“第一手民意”。
圖為能源組走訪粘禾村村民
在炊煙裊裊的粘禾村,能源組成員叩開了村民段爺爺家的院門。作為土生土長的粘禾人,段爺爺曾在附近礦場工作多年,對家庭能源變遷深有感觸:“最早燒煤,火候不穩;后來通了電,但那時收入低,用不起,還老斷電;現在收入好了,供電也穩當了,但是省著點花嘛還是煤炭用的多了點。”他邊說邊向成員們指認墻上的電表箱。
圖為能源組走訪粘禾村村民
段爺爺的經歷是粘禾村眾多村民的縮影。當問及對清潔能源的了解時,村民們普遍表示“聽說過,但不太清楚”。經過團隊成員耐心細致的講解,村民們對綠色能源的優勢有了更具體的認識。談及是否愿意嘗試使用綠色能源時,大家的認可度顯著提高,紛紛表示愿意拓寬家庭能源來源渠道。相較于此前走訪的鎮區居民,地處礦區附近的粘禾村村民對煤炭依賴更深——雖然煤炭經濟性較高,但穩定性和清潔性不足。這種現狀恰恰為引入更穩定、更環保的綠色能源提供了契機,也為團隊后續工作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
圖為能源組走訪粘禾村村民
本次調研累計沉淀有效問卷50余份,梳理典型用能訴求30條,為精準推進粘禾村及同類礦區鄉村的能源轉型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展望未來,團隊將深刻領會并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及“雙碳”目標的最新部署精神。 我們將以此次調研數據為基石,緊密圍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求,重點探索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鄉村能源解決方案。特別是在礦區轉型背景下,我們將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在解決村民用能痛點、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生活品質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努力將粘禾村的“能源對話”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綠色動能”,為鄉村能源革命與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編輯:李謙 黃夢超 孫鑫 李瑞航 羅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