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紅色印記,賦能鄉村振興
為深入了解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文化傳承,東風筑夢實踐隊于2025年1月10日來到日照濤雒鎮東風愛國教育基地開展實踐調研活動。該基地位于濤雒鎮西南部,臨近“黃海九寨溝”磴山及天臺山旅游風景區,距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約3公里,交通相對便利,且處于鄉村自然環境中,獨具特色。
中央一號文件展館,鄉村振興的智慧寶庫
踏進東風愛國教育基地的大門,實踐隊員們首先注意到了位于基地中心的“鄉村振興之路”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展館。通過兩位工作人員的介紹,實踐隊員們了解到這個展館是東風愛國教育基地的核心展館,經過精心的設計以及規劃,向人們展示中央一號文件對于日照市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走進展館,仿佛踏入了一部鮮活的鄉村發展史書。
展館以時間為脈絡,分為解放之路、創業之路、改革之路和小康之路四個部分。系統展示了中央一號文件從發布到落地生根的歷程。一份份文件,猶如一盞盞明燈,照亮了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道路。在這里,實踐隊員們看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高度重視和持續投入。從土地改革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新農村建設到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每一個階段都凝聚著黨和國家的智慧與決心。
通過展館中的實物、圖片和文字資料,隊員們深入了解到中央一號文件在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此外,展館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通過多媒體展示和虛擬現實技術,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鄉村發展的變化。實踐隊員們在這里親身體驗了現代農業的魅力,也更加堅定了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決心。
圖1 中央一號文件展館
紅色旅游日漸流行,激活鄉村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紅色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正逐漸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東風愛國教育基地憑借其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學習。同時,作為日照市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東風愛國教育基地也專門為中小學生設置參觀活動項目和場所,例如紅領巾成長驛站。
除了紅色文化資源,基地還結合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開發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項目。例如,游客們可以參與農事體驗活動,品嘗農家美食,感受鄉村生活的質樸與美好。通過走訪周邊村民,實踐隊員了解到,這些旅游項目的開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還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農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持續上升。據當地村民介紹,隨著紅色旅游的發展,村里的農家樂、民宿等旅游服務業也逐漸興起。許多村民通過開辦農家樂、銷售農產品等方式,實現了增收致富。同時,紅色旅游的發展還帶動了基礎設施的改善,道路更加寬敞平坦,環境更加整潔優美,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傳承紅色文化,賡續精神力量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傳承紅色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在東風愛國教育基地,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傳承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于現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愛國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通過細致觀察,實踐隊員們注意到基地內有很多適合青少年群體的體驗設施。對于實踐隊員們的發現,工作人員表示,東風愛國教育基地大部分客流量為學校組織的實踐團體和帶孩子的家長,這些設施能夠快速吸引青少年對于紅色文化的興趣,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在豐富的活動和通俗的講解中從心底愛上紅色文化。在實踐隊員們看來,紅色文化傳承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活動,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和延續。通過傳承紅色文化,可以培養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艱苦奮斗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圖2 紅領巾成長驛站
此次在東風愛國教育基地的實踐活動,讓東風筑夢實踐隊隊員們收獲頗豐。通過對中央一號文件展館的參觀學習,隊員們深入了解了鄉村振興的政策和成果;通過對紅色旅游的調研,看到了紅色旅游在推動鄉村發展中的巨大潛力;通過對紅色文化傳承工作的考察,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同時,隊員們也意識到,在紅色旅游開發和紅色文化傳承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創新紅色文化傳承方式,讓紅色旅游和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相信在黨和國家的政策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東風愛國教育基地將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傳承紅色文化、推動鄉村振興的典范。而實踐隊員們也將帶著此次實踐的收獲,繼續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圖3 為實踐隊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