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期實踐 | 學思踐悟新思想 · 武漢大學“暴洪防治,共創未來”實踐隊赴武漢、長沙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一、前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強化對防洪抗洪工作的系統認知與實踐探索,2025年1月,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暴洪防治,共創未來”實踐隊分赴武漢與長沙兩地,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防洪抗洪調查之旅。
(實踐隊員與湖南省應急指揮部工作人員合影)
二、實踐背景
在荊楚大地的江城武漢,長江的奔騰不息見證著這座城市與洪水抗爭的堅韌與智慧;在星城長沙,湘江的波濤洶涌也訴說著防洪減災的緊迫與挑戰。防洪安全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工作,提出 “兩個堅持、三個轉變” 的防災減災救災理念。
推進我國防洪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刻不容緩,這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有力支撐。
在此背景下,實踐隊成員們懷揣著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責任感,深入兩地的水利樞紐、應急管理部門以及相關科研機構,實地調研、走訪交流,力求從不同維度剖析防洪抗洪的現狀與難題,探尋科學有效的應對之策。
三、實踐過程
在實踐正式開展前,團隊成員分工協作,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首先,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全面了解調研對象的歷史沿革、規模大小、業務范圍以及市場地位,為后續實踐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實踐隊圍繞洪水防治和暴洪防治展開深入討論,梳理出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疑惑,明確實踐的重點與方向。結合討論結果,實踐隊撰寫整合訪談提綱,并結合對接地工作人員的寶貴意見進一步優化提綱內容,為實踐的正式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一)長沙
1.湖南省應急管理廳
2025年1月25日上午,武漢大學“暴洪防治,共創未來”實踐隊長沙支隊的隊員們來到了湖南省應急管理廳。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隊員們深入了解了應急管理廳的布局與功能,并參觀了包括指揮大廳在內的部分工作區域。
(實踐隊隊員認真聆聽工作人員介紹)
隨后,實踐隊成員與廳內負責人進行了深入訪談。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洪水來臨時的內部響應機制,從氣象預報中心與水利局提前五天的精準信息傳遞,到部門間緊密協作的會商與風險分析;從應急準備與預警信號的迅速傳遞,到網絡輿情的有效管理,每一個細節都彰顯了應急管理工作的嚴謹與高效。通過工作人員詳盡的解答,實踐隊對洪水應急管理工作流程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認識,深刻體會到應急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與重要性。
2.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
當日下午,實踐隊成員前往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旗下的大王山無人機應急基地繼續進行調研。在這里,負責人向實踐隊介紹了大型、中型及小型無人機的功能特點、零部件組成以及在災害救援中的指揮調度方式和主要工作任務,并分析了無人機相對于衛星監測的優勢與存在的挑戰。
實踐隊成員還就無人機在洪水救援中的具體應用、市場需求、產品現狀及改進方向等問題與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對無人機在應急事件中的多功能性和靈活性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對暴洪防治工作有了更全面綜合的了解。
(實踐隊隊員參觀大王山無人機基地)

(實踐隊隊員對基地負責人進行訪談)
(二)武漢
2025年2月8日,“暴洪防治,共創未來”實踐隊武漢支隊抵達武漢市洪山區水務局。
洪山區作為武漢市的重要城區,肩負著長江流域及湯遜湖水系等重要水域的防洪抗洪任務。在水務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成員們參觀了先進的水務監測系統和防洪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長江水位、湯遜湖水系的流量以及城區內澇監測點的數據。水務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洪山區的防洪工程體系,從長江干堤的加固升級,到湯遜湖水系的生態治理,再到智慧水務系
統的廣泛應用,隊員們深刻感受到科技在防洪抗洪中的強大支撐作用。
(實踐隊員于武漢市洪山區水務局前合影)
洪山區水務局近年來大力推進智慧水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通過物聯網技術,水務局實現了對全區水系的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在與水務局專家的交流中,實踐隊了解到,智慧水務平臺不僅能夠實時監測水位、流量等關鍵數據,還能通過智能閘站實現科學調度。這種技術的應用,使得洪山區在面對洪水時能夠更加從容應對。
本次實踐之行,實踐隊不僅深入交流并學習了洪山區水務局智慧水務平臺的構建與應用經驗,還緊密圍繞實踐隊的研究課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水務局的專家們指出,實踐隊的課題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實用性,但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城市中心區域,防洪工程已經非常完善,數據獲取相對容易,但很難體現出課題的創新性和實用性。相反,在一些偏遠山區或具有特殊地質條件的區域,實踐隊的研究可能會更有價值。專家們建議,實踐隊可以考慮在這些區域進行試點,通過實際數據驗證課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這無疑為實踐隊的課題研究提供了專業且寶貴的見解與指引。
四、結語
洪水洶涌,但人心更堅。防洪抗洪工作不僅是抵御自然災害的硬仗,更是守護一方安寧、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通過此次武漢與長沙的實地調查,“暴洪防治,共創未來”實踐隊深刻體會到防洪抗洪任務的艱巨與復雜,也見證了兩地在防洪體系構建、科技應用以及應急響應等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我們深知,每一次實地調研都是對知識的積累,每一次交流探討都是對智慧的凝聚。未來,實踐隊將秉持初心,將所學所思轉化為實際行動,為防洪抗洪事業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我們期待與社會各界攜手,守護江河安瀾,護佑人民幸福安康!
文字:劉勝藍、趙子健、鄒妮貝、蔣圣、楊宇欣、劉悅然、胡喆宇
圖片:何佩霖、范慧瑾、趙婕樂
排版:姜奕
來源: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暴洪防治,共創未來”實踐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