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武漢7月24日電通訊員(王城雩 林向陽)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鋰電池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關鍵組成部分,其產業發展備受關注。為深入了解鋰電池產業的現狀與未來趨勢,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七月八號前往武漢,展開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調研活動。

圖為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成功聯系到東西湖區政府并且與東西湖區政府代表人宣揚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相關的項目的畫面。大學生新聞網 王城雩 攝
實踐團首先積極與當地政府取得了聯系,獲得了東西湖區政府和江夏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介。在政府的引領下,實踐團先后走進了武漢瑞杰特材料責任有限公司和蔚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啟了一場與鋰電池產業的深度對話。

圖為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武漢瑞杰特材料責任有限公司調研時與武漢瑞杰特材料有限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上的交流與探討。大學生新聞網 王城雩 攝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并非一帆風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例如,在與企業溝通交流時,由于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不足,對于一些復雜的技術問題和行業術語理解不夠深入,導致交流一度出現障礙。但實踐團成員積極主動查閱資料、請教專家,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素養,使得后續的交流更加順暢。
在武漢瑞杰特材料責任有限公司,團隊成員與肖星星就鋰電池回收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探討。當前市場上,鋰電池回收工藝面臨著周期長、效率低、污染嚴重以及耗電多等諸多挑戰。針對這些難題,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了團隊項目的創新點和獨特的回收工藝。項目首創了廢舊鋰電池物質與能量雙循環的回收模式,通過開發新型電化學雙極回收體系,實現了正極材料中鋰、鎳、鈷、錳等元素的精準、高純回收,極大地簡化了回收流程。同時,利用回爐再造技術,將回收材料重新生成性能優異的新材料,并與回收的負極材料組裝成新的全電池。此外,團隊還巧妙地將拆解電池后的其他部件,如電池殼、隔膜、粘結劑及集流體等,制備成新型發電裝置——摩擦納米發電機,成功實現了環境中機械能向電能的轉化。
隨后,實踐團來到蔚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謝總交流了鋰電池生產的相關問題。謝總指出,目前鋰電池生產市場已接近飽和,增長趨勢不再如以往那般迅猛,但未來仍存在諸多可變性。

圖為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武漢瑞杰特材料責任有限公司調研時,由武漢瑞杰特材料責任有限公司所提供的關于鋰電池的原材料。大學生新聞網 王城雩 攝
在深入企業調研的同時,實踐團還不忘社會責任,走進東西湖區學府社區、戀湖社區等地,為愛心托管班的孩子們帶來了生動有趣的鋰電池知識科普講座。講座內容涵蓋了鋰電池的種類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等方面,不僅增強了小朋友們的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綠色能源的種子。此外,團隊還積極向周邊居民發放問卷調查,廣泛收集民眾對于鋰電池產業及能源轉型的看法和建議,為我國能源綠色轉型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東西湖區學府社區對當地學生進行關于鋰電池產業與安全的知識科普。大學生新聞網 王城雩 攝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實踐團收獲頗豐。成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鋰電池產業的前沿技術和市場動態,還在與企業專家的交流中拓寬了視野,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時,通過為社區孩子們科普和與居民互動,團隊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溝通能力。
實踐團深刻感悟到,鋰電池產業的發展對于能源綠色轉型至關重要,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進步的核心動力。而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不斷學習和探索,為我國的能源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未來,實踐團將繼續關注鋰電池產業的發展動態,以此次實踐為基礎,不斷積累經驗,為實現我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