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8月29日訊(周良堯 戴玉匯 丁雪)為引導廣大青年更多關注到殘障人士這一特殊群體,給他們帶來更多關愛和幫助,并挖掘殘障人士就業新方向。8月20日-8月27日,鹽城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以“賦能殘疾人電商新業態”為宗旨,赴鹽城市殘疾人聯合會德愛大廈和鹽城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項目資源配置中心等地開展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
第一站:鹽城市殘疾人聯合會德愛大廈
圖為團隊成員于鹽城市德愛大廈體驗盲文

圖為團隊成員參加滬上阿姨“無聲的店”直播過程
鹽城市德愛大廈是江蘇省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殘疾人就業服務陣地,這里不僅是殘障人士夢想起航的地方,更是他們自強自立、實現價值的舞臺。首先在團隊指導老師和大廈內工作人員的帶領之下,暑期實踐小隊逐一走訪了“創業金街”各門店,調研大廈主要服務項目。大廈內,從區域布局到服務設施的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對殘疾人群體無微不至的關懷。緊接著,暑期實踐小隊來到滬上阿姨“無聲的店”直播基地參與帶貨直播過程,感受殘障人士創業就業的艱辛。此外,實踐小隊還到達了殘疾人手工作坊,與殘疾人代表深入交流,了解了他們的奮斗歷程和心路歷程。同時在網絡上調查并收集鹽城市殘疾人事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未來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
第二站:鹽城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項目資源配置中心

圖為團隊成員參與殘疾人士所開花店的花束制作過程

圖為團隊成員于殘疾人就業資源配置中心合影
“殘疾人就業不僅僅是為他們提供一份工作,更是給他們帶來自尊和尊嚴的機會”。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項目資源配置中心是一個充滿包容與尊重的環境。第二站實踐小隊來到了鹽城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項目資源配置中心,成員們在這里觀察資源配置的運作方式,記錄服務對象的參與情況。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更重要是,把目光聚焦在特殊群體身上,去了解一個不一樣的社會,投身這樣的社會。本次實踐中展現出的殘疾人就業的每一個成功案例,都是社會包容和個人奮斗精神的典范。本次參觀調研讓學生親身感受社會對殘疾人群體的包容態度和努力,這不僅是法律和道義的履行,更體現了社會公正和人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