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而上尋古韻,揚帆遠航續文脈——河海學子探尋長江文化
滾滾長江奔涌千年,孕育華夏文明之精髓。從巴山蜀水的古樸神秘,到江南水鄉的溫婉細膩,長江以其獨有的韻味,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而包容的文化特性。為探尋長江文化、賡續長江文脈,河海大學“溯江流之源,頌文化之韻”長江文化實踐團于7月10日至14日在南京開展調研,從航運的脈動到生態的和諧,再到抗洪的智慧,探尋長江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當代價值。
實踐團在長江南京航道局合影
長江航運文化:記錄歷史航標,描繪未來航程
7月11日,實踐團前往南京長江航道局,在黨建辦薛丹鳳主任和吳曉晨主任的帶領和講述中參觀航道局文化展廳,了解科技賦能、與時俱進的長江航標,深刻領會了黨建引領下的“智創卓越、行暢江海”航道文化品牌。實踐團指導老師欒天宇和成員們與長江南京航道局工作人員開展座談,進一步了解長江航道的歷史變遷與現代化發展成就,學習了“燃燒自己,點亮航程”的新時代航標精神。當天下午,實踐團還前往南京水運文化長廊參觀學習,感受了長江水運的璀璨歷史,見證了一代代航運人的勇敢與智慧。
實踐團參觀南京長江航道局文化展示中心
實踐團在長江南京航道局開展座談會
實踐團在南京水運文化長廊參觀調研
長江生態文化:共繪綠色長江,守護生命之源
7月10日,實踐團前往魚嘴濕地公園開展生態文化調研。魚嘴濕地公園以自然生態為主題,通過生態水處理系統、樹屋、濕地工作站等設施的巧妙融合,營造出一個充滿野趣的城市生態公園。在這里,實踐團見證了長江岸線生態修復的成果,親身體驗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7月13日,實踐團前往江豚科教中心參觀學習。該中心以江豚保護為主題,展示權威江豚保護專家最新的調研數據,科普長江江豚保護理念與成就。通過線上騰訊會議,實踐團對長江江豚保護協會的郝旭玲老師開展專題訪談,探討了青年志愿者與長江生態保護之間的重要聯系。
實踐團前往魚嘴濕地公園開展調研

實踐團參觀長江江豚科教中心
長江抗洪文化:尋訪水利記憶,傳承抗洪精神
2024年7月14日,實踐團來到了武廟閘展覽館及武廟閘。武廟閘作為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見證了長江沿岸人民與洪水斗爭的英勇歷史。實踐團成員對閘體的建筑結構進行了詳細觀察,發現武廟閘設計精巧、建筑優良,經過長期維護后保存狀況良好,至今仍發揮著調節水位、防洪排水等重要作用,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智慧的象征。通過參觀展覽和實地調研,實踐團成員們不僅領悟了古代水利工程千年不衰的智慧,同時也明晰了新時代水利事業的發展,感悟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實踐團在武廟閘開展調研1

實踐團在武廟閘開展調研2
溯流而上尋古韻,揚帆遠航續文脈。長江如巨龍般蜿蜒于華夏大地,以其浩渺之水承載千年文明,波瀾壯闊間盡顯大氣磅礴。通過此次長江文化探尋之旅,實踐團成員增進了對長江文脈的了解,加深了對新時代長江文化的認識,也增強了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感。未來,實踐團將以語為介,豐富宣傳內容、創新傳播形式,多語種、數字化推動長江文化國際傳播,為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奉獻青春力量。
文字來源:范思雨
圖片來源:劉雯齊、劉派、范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