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師范大學披星摘月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帶著對鄉村振興的深切關注,走進了宿州市靈璧縣漁溝鎮鄭樓村,與該村的村支書張超進行了一場深入而富有意義的對話。此次采訪旨在了解鄭樓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探討未來發展的思路與方向。

在與村支書的交流中,志愿者們深刻感受到他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堅定的責任擔當。他詳細介紹了村里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道路硬化工程讓村民出行更加便捷;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推廣使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生態環境的改善讓村莊更加美麗宜居。
在談到鄭樓村鄉村振興的現實困境時,張超書記顯得既坦誠又堅定。他指出,當前鄭樓村面臨的主要困境包括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業產業結構單一、人才流失嚴重以及村民思想觀念有待轉變等問題。這些困境如同一座座大山,橫亙在鄭樓村邁向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然而,張書記強調,盡管挑戰重重,但鄭樓村人民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談及鄭樓村鄉村振興的想法和建議,張超書記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他表示,首先要加強其礎設施建設 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其次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還要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最后,要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引導村民轉變觀念,樹立新時代的新農氏形象。張書記的發言充滿了對村未來發展的信心和期待。
作為村支書,張超深刻理解了自己角色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不僅是鄭樓村的領路人,更是村民的貼心人。他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努力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傾聽村民的聲音和訴求,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他還往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村人民共同奮斗。張書記的言行舉止無不透露出他對羅橋村深沉的愛和無私的奉獻。

另外,張書記還提出,“如果說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那么鄉風文明就是鄉村振興的靈魂。”近年來,鄭樓村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工作,以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村上下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文明之花”處處綻放。在張書記的帶領下,該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安徽省文明村鎮、省級美麗鄉村重點建設示范村、省級衛生村、安徽省第二批美麗鄉村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此次采訪不僅讓志愿者們深刻感受到了鄭樓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更讓他們看到了鄭樓村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大家紛紛表示將把此次采訪的所見所聞傳遞給更多的人,共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