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增強理想信念,8月4日,機電工程學院驕陽小隊隊員馬曉蘭前往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應理南街,對寧夏中衛博物館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學習,通過實地考察,深刻領悟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
革命物品 馬曉蘭 攝
中衛博物館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傳中衛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國有博物館,共設置六個展區,包括歷史文物陳列廳“文明歷程”,民俗展廳“河漠風情”,紅色展廳“紅色新生”,巖畫專題展廳、長城絲路專題展廳和旅游展廳。在當天的調研活動中,實踐隊員重點參觀了寧夏中衛博物館的紅色展廳“紅色新生”。該展廳全面展示了寧夏地區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角色和輝煌成就。
革命戰役1 馬曉蘭 攝

寧夏和談 馬曉蘭 攝
實踐隊員在參觀過程中,對寧夏和談的歷史細節進行細致的閱讀和學習。展廳中還原的歷史場景與珍貴照片相互映襯,實踐隊員仿佛穿越時空,見證了曾思玉軍長與81軍軍長馬惇靖的談判情景。在紅軍戰士使用過的物品和槍械展區,實踐隊員對革命先輩的艱苦生活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毛主席的畫像和合照,讓實踐隊員深切感受到革命者青春激昂、風華正茂的精神風貌。馬曉蘭隊員還了解了革命時期寧夏地區發生的國共戰役,尤其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口號,使實踐隊員對團結統一有了更深的體會。
寧夏和談2 馬曉蘭 攝
實踐隊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調研讓她對“紅色沃土”“紅色印記”“紅色歷程”“紅色力量”和“紅色血脈”五個主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實踐隊員激動地說:“中衛博物館不僅展示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更傳遞了一種精神力量,激勵我成為紅色精神的傳承者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
停止內戰 馬曉蘭 攝
此次寧夏中衛博物館的調研活動,讓實踐隊員對紅色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革命精神有了更真的感悟。實踐隊員堅定地表示,將致力于傳播紅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