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時節,我有幸踏入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風景區,探訪了千古名亭——醉翁亭。此次實踐,不僅是一次對歷史文化遺跡的親身觸摸,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與文化的深度對話。
一、初識醉翁亭,穿越千年時光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始建于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
醉翁亭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亭園內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讓泉”。醉翁亭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歐陽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帶的建筑,布局緊湊別致,具有江南園林特色。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醉翁亭列為安徽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二、細品《醉翁亭記》,感悟文化精髓
在醉翁亭內,我仔細閱讀了《醉翁亭記》的全文,字里行間流露出歐陽修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對民生疾苦的關懷。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瑯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于歐陽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親為作記,從此,醉翁亭與《醉翁亭記》流芳百世。歐陽修雖然被貶,然而心胸豁達,身處逆境仍喜山樂水,與民同樂,所以寫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名句。通過這篇文章,我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天人合一”、“民胞物與”的思想境界,以及他們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向上、積極作為的生活態度。
三、實地考察,領略自然風光
除了沉浸在文化的海洋中,我還親自踏上了瑯琊山的蜿蜒小徑,親身體驗了歐陽修筆下的山水之美。山間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每一步都充滿了探索的樂趣。

我沿著溪流而上,觀賞著沿途的風景,仿佛自己也成為了這山水間的一部分。此外,我還參觀了周邊的野芳園、讓泉等景點,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醉翁亭及其周邊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緊接著,我們就來到了有名的醉翁亭,來感受歐陽修下的山水之樂與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


游完了醉翁亭,我們還繼續游覽了其他的亭子,感受到了滁州的亭文化
四、實踐感悟,傳承文化精髓
此次醉翁亭之行,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醉翁亭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它承載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傳遞著一種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我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弘揚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它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時,我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學會了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正如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同時也將這份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文化的尊重傳遞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