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感言
作為編譯未來社會實踐隊的一員,我在這個暑期有幸參與了大學生下到社區進行社會實踐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將科學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通過教授水火箭、酚酞變色、密度與壓強的有關知識,不僅孩子們收獲了知識與樂趣,我也在教學過程中深受啟發和感動。以下是我這段寶貴經歷的一些感想。
走進社區:實踐的開始
我們選擇了一個相對偏遠的社區作為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地。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們迅速聯系到了幾所小學。孩子們得知有大學生哥哥姐姐們要來教他們科學知識,個個都充滿了期待。實踐隊的隊員們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希望能以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方式,將科學知識傳遞給孩子們。
水火箭:科學與趣味的結合
水火箭實驗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項目之一。我們首先給孩子們講解了水火箭的基本原理:利用水的反作用力,將火箭發射出去。接著,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制作水火箭。制作過程中,孩子們熱情高漲,認真聆聽我們的每一步講解,并積極動手實踐。
火箭制作完成后,便是最激動人心的發射環節。孩子們排隊等待親手發射自己制作的水火箭。隨著火箭沖向天空,孩子們發出陣陣歡呼聲。通過這個實驗,孩子們不僅學到了力學的基礎知識,還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與樂趣。
酚酞變色:奇妙的化學反應
酚酞變色實驗是我們安排的另一個環節。這個實驗可以直觀地展示酸堿性物質的不同特性。我們先向孩子們介紹了酸堿指示劑的概念,解釋了酚酞在酸性和堿性環境下會發生顏色變化的原因。然后,我們分別向盛有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的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讓孩子們觀察顏色的變化。
當酚酞溶液在堿性溶液中變成紅色時,孩子們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紛紛議論這是多么神奇的現象。通過這個實驗,孩子們了解了酸堿物質的基本性質,并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密度與壓強:神秘的物理世界
最后一個環節是密度與壓強的知識講解和實驗。我們選擇了一些簡單易懂的小實驗,如不同密度的液體分層、橡皮鴨在水中的浮沉、以及氣球在不同壓力下的形變等。通過這些實驗,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密度和壓強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和現象。
我們還設計了一些互動小游戲,比如讓孩子們猜測某些物體的密度,并通過實際操作驗證他們的猜測。這種互動性強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密度和壓強的理解,也培養了他們動手實踐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總結與反思:成長與收獲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孩子們對科學知識的渴望和探索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他們天真無邪的眼神和充滿好奇的提問,讓我意識到,科學普及的工作任重道遠。
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我也學到了很多。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大膽創新的思維,啟發了我重新審視自己對科學的理解和認知。我逐漸明白,科學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一種不斷探索、勇于嘗試的精神。
這次實踐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從事教育工作的信心。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激發更多孩子對科學的熱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望未來:繼續前行
實踐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停止。編譯未來社會實踐隊將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總結此次活動的經驗教訓,優化我們的教學方案,力爭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中,能為更多的孩子帶去知識和希望。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知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能加入到社會實踐的隊伍中來,一起為孩子們的未來編織夢想,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總之,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播,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科學的種子一定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編譯未來社會實踐隊,將繼續在科學普及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作者:煙臺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志愿服務團 來源:煙臺大學編譯未來志愿服務團
- 淮師學子三下鄉
- 淮師學子三下鄉;參觀皖西博物館,體會歷史風情,感悟紅色精神
- 07-25 關注:0
- 社會實踐感言
- 2024年7月24日,煙臺大學編譯未來志愿服務團舉辦了社區宣講。
- 07-25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