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團成員們還前往了獨山革命舊址群參觀學習,在黨校老師生動的講解下,實踐團成員對獨山暴動這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一件件紅軍遺留下的軍裝、武器和生活用品,都是革命先烈們曾經使用過的物品,它們所承載的歷史和故事,讓實踐團成員們肅然起敬。在舊址群中六安縣立第四高等小學里有一間教室的黑板上還寫著1931年的授課內容:“我們是工人,我們是農民,我們是士兵,我們是革命的工農兵……”。仿佛又回到了1931年的那個夏天,革命先輩們在這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并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發光發熱。六霍起義紀念館的《暗夜曙光》、《六霍烈焰》、《赤土風云》三個展區,再現了獨山暴動、六霍起義和蘇區春秋的壯麗畫卷,讓實踐團的成員充分地感受到了革命的艱辛,先烈的偉大。
今日的獨山,早已不再是昔日的戰火紛飛之地,而是被綠色覆蓋,和諧安寧的美麗家園。但這并不意味著遺忘,相反,它提醒著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珍惜眼前的和平,更要將這份歷史遺產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正如獨山之名,雖獨立于世,卻始終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昭示著無論在什么年代,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民族精神,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六霍起義紀念館參觀


圖為實踐團成員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獨山暴動事跡

圖為講解員講述獨山暴動事跡

圖為獨山舊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