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著重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越劇,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奪目瑰寶,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煥發出別樣的華彩。為深入探尋鄉村振興的多樣途徑與有效模式,不斷豐富與完善鄉村振興理論體系,同時借助越劇文化助推當地農村的現代化進程,并為其他鄉村的振興之路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引,7 月 12 日,南京郵電大學嵊州郵夢人鄉村振興發展成就觀察實踐團奔赴嵊州市黃澤鎮“越嵊州,越有戲”的村越比賽現場展開實地考察。
鄉村舞臺上的越劇魅力:質樸演出與經濟活力并存
村越現場人頭攢動,演員們盛裝登臺。與專業演員的精湛表演相比,村民們的演出雖難言精妙絕倫,卻飽含質樸之情。吳儂軟語,溫婉入骨,水袖輕揚間盡顯江南水鄉的柔情萬種。臺上演員深情演繹,臺下觀眾沉醉其中,禮堂外各類商販云集。村越舞臺雖不如劇院那般華美,但充滿濃郁的煙火氣息。越劇本就源自民間,村越使其回歸大眾,將這份煙火氣

村越現場 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轉化為經濟發展的蓬勃動力。
對話總導演:越劇文化的深度傳承與廣泛傳播愿景
實踐團隊成員對村越的總導演——嵊州文化館工作人員馬螢女士進行了獨家專訪。馬螢女士對團隊的到來倍感欣喜。她期望越劇能借村越這一平臺,不僅走進尋常百姓生活,更能唱響祖國的大江南北。相較某些流行歌曲的膚淺低俗,越劇的每一句唱詞皆典雅清麗,每一個字都沉淀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越劇的廣泛流行,有利于引導年輕一代追求美好,以美為橋梁,與世界對話。
團隊成員采訪馬螢女士 團隊成員 唐一能、湯弈晨供圖
童聲唱響越劇:小演員們的文化傳承與文化自信
在欣賞越劇的過程中,團隊成員留意到舞臺上有幾位年幼的小演員,年僅五六歲,卻在舞臺上鎮定自若地歌唱。經詢問孩子母親得知,其本身便是越劇戲迷。這無疑是文化傳承的生動體現。老幼演員的同臺獻藝,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顯。當孩子們在舞臺上吟唱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時,他們會領略越劇之美。小小的孩子或許尚不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未曾見識縱橫九萬里的廣袤,但在唱詞的學習中知曉來路,于成長過程中明晰未來。如此成長起來的孩子,方能擁有堅定深沉的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覺,勇擔新的文化使命。
越劇的國際交流:俄羅斯青年演繹中國故事
在越劇比賽接近尾聲時,兩位來自俄羅斯的年輕人登上舞臺,身著戲服,模仿越劇動作。來自異域的他們同樣沉醉于越劇的魅力之中,這無疑是一次精彩的中國故事講述與文化交流。在新時代,中國積極尋求講好中國故事的契機,越劇的熱潮既是越劇發展的機遇,也是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良機。
圖為身著戲服的兩位俄羅斯友人 團隊成員 唐一能、湯弈晨供圖
傳統文化猶如新質生產力的熠熠明燈,其重要性無可比擬。在新的歷史階段,嵊州務必充分認識并深度挖掘越劇的珍貴價值,全力推進傳承與創新工作,促使其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深度融合,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和充足的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