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基層中國大調研小組隊伍“智‘惠’銀發”隊成員共十余人于七月二日赴長寧區虹橋街道為老服務中心進行“15分鐘生活圈”調研及智能場景體驗。
(拍攝:中心工作人員)
虹橋街道為老服務中心占地 3072 m2,布局為衛生站、護理站、居家養老生活站“三站合一”,公辦的上海虹橋敬老院在此落地,提供老人日托和家庭障礙扶持服務,打造“一中心、多站點”的虹橋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街道共開展下沉式為老服務項目12個,年均服務場次630場,受益老人61737人次。

(拍攝:韓冰兒)
隊伍在跟隨負責人參觀全程護理站、智樂微展廳、友樂微學堂、怡樂休息室、知樂認知癥家庭支持中心、酷樂科技小館、沐樂助浴室等智慧場景后來到了虹橋街道的“心樂空間·長者運動健康之家”,這是長寧區作為全市甚至全國領先的智慧養老建設結晶之一,通過老人佩戴運動手環進行心率、脈搏、卡路里檢測確保老人運動過程中的安全狀態。據工作人員介紹,心樂空間現有會員118人,服務人次33131人次。

(拍攝:徐芳)
最后一個參觀地點是AI食堂,門口為小程序點單+機器人烹飪模式,可以實現24小時出餐,內部除布菜收款外事務均有機器人負責。食堂尤其看重老年群體的體驗,具有菜式少油少鹽、優先向老年群體出餐、價格實惠等優點,隊員內在食堂隨機進行了采訪,社區內老年人普遍評價較高,熱衷于在AI食堂用餐。

(拍攝:蘇陽)
數字技術在虹橋街道落地生根,豐富多彩的智慧養老服務正在切實提高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優質的養老生活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