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國邦寧;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為了響應“中國東盟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改革開放45周年的號召,立足朱口鎮當地實際,深入了解當地農業發展現狀,2023年7月10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助學助農再出發,繪就泰寧新藍圖”實踐隊通過采訪朱口鎮鄉村振興負責人鄧曉暉以及經濟發展綜合服務中心干事廖亮,以及走訪當地村戶,了解到當地農業整體發展較好,2021年獲評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當地政府通過引進項目合作以及先進技術,對農戶給予相應的補貼金,招攬相應人才,助力當地農業經濟發展。
政府助力,帶動新發展
在采訪中得知,朱口鎮圍繞“黨建強鎮、產業興鎮、生態靚鎮”目標,打造“一帶兩區三園”和諧最美朱口,即設立一支團隊、建立一個機制,打造龍湖竹產業工業園區、王公橋木產業工業園區,建成音山休閑農業產業園、神后垅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將溪片富硒康養農業產業園。朱口鎮充分發揮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和實績突出村的帶動作用,建設農特產品深加工標準廠房,提高農特產品附加值,打響“朱口小籽”、“朱口仙子”等品牌。鄉村建設同步發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發展美麗經濟,推動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增值。同時朱口鎮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強鎮建設任務,2022年開展了四個項目建設,一是朱口鎮水稻收購中轉倉儲建設;二是泰寧縣五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稻米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項目 (音山村) ;三是福建省泰福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優質稻種植加工銷售項目建設;四是優質米銷售平臺及品牌宣傳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實施,大大解決了朱口水稻收購中轉場所、品牌宣傳不到位等問題,有效增加農民家門口就業,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種植戶收入水平,成效顯著! 負責人鄧曉暉向我們講述朱口鎮發展現狀 陳曦 攝
在泰寧朱口鎮農業產業項目建設中,重點扶持規;、杯準化、專業化、優質化的綠色高效生產基地;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中轉、倉儲、貯藏與包裝的設施設備和廠房建設; 各類農業設施等。并且加強產業融合設施建設,重點扶持農業與文化、信息等產業建設。加強農業社會化體系建設,重點支持農業品牌創建與宣傳;農業“五新”推廣與培訓;良種引進、繁育、示范推廣和品種 試驗繁育、育苗、擴繁基地(場)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機制、體制創新等。
朱口鎮通過對脫貧做動態監測,了解低收入人群、困難戶、低保戶、農戶的收入;鼓勵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政策上給予補貼,免費買醫療保險、教育保險、農業保險;探索發展鄉村治理積分制,推動鄉村自治、德治相融合,加強農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農村發展形成合力,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共筑大家美好的未來! 實踐隊成員走訪當地農戶 陳曦 攝
實地考察,深入農戶生活
通過采訪當地農戶,發現當地農戶主要以水稻作為主要的農作物,泰寧縣朱口鎮水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農機手熟練操作著插秧機,一根根秧苗整齊地鋪在田間,煥發勃勃生機。為進一步推動水稻產業發展,朱口鎮以“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建立糧源基地,大力推廣優質稻種植。今年全鎮共種植晚稻20000畝、優質稻15000畝,總面積達35000畝。
圖為當地農戶在育秧時播撒農藥 陳曦 攝
朱口村村干部鄭科帶領實踐隊親身體驗當地勞作生活,下地干活,深入解當地農戶的耕種辛勞,讓每個人切身體會農戶的不易之處,激發調研動力。隨著助農建設的展開,推動當地以無人機作為科技型新農具,引入更多經銷商來源,將機械化運作和當地土壤地形相結合,順應科技經濟發展趨勢,推動“科技助農”新發展,為農業發展前景創造更多新機遇,讓產品走出鄉村,融入現代經濟發展之中,帶動農業的新型發展,走入大眾視野之中。
實踐隊成員幫助農戶進行采剝蓮子 陳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