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文的交織,創新與傳統的共享
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年擔當。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來臨,為深入調研青島市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承載的時代價值觀念、審美意趣、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精神,2023年8月2日,隊長楊文欣帶領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之光社會實踐隊前往青島市中山路科技館進行采訪和調研。
青島市科技館位于中山路3號,毗鄰風景秀麗的棧橋海濱,主要以組織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開展科普展教、科技培訓等活動為主。場館內設置多個科技體驗區,60余件展品涵蓋了聲、光、點、磁、力、生物等多科學領域的知識,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向同學們展示自然、人類生活和科技的融合。進入展廳,在科技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成員先后參觀了多臺獨立的科普儀器,講解員耐心講解了各種科普儀器的原理,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相關科學知識。
實踐隊員通過對館內工作人員的采訪得知,本科技館不僅面向全體市民提供科技展覽,還組織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航空模型、車輛模型等多項比賽、青少年科技夏令營和科學俱樂部活動,每年吸引大批青少年參加,對于啟發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工作人員還提到:“科技館的宗旨是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和方法,啟發公眾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青島市科技館還注重文化和藝術的融合。館內有一個藝術展區,展示了當代藝術家使用科技進行的創意作品。這些作品既展示了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也啟發了觀眾對科技的追求和探索。
總結起來,青島市科技館是一個集科技、創新和展示于一體的現代科技館。通過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和提供互動學習的機會,它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科技發展和體驗科技魅力的平臺。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市民,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樂趣,促進科技的普及和應用。坐落于青島市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科技館展現出不同于歷史沉重氣息的新生力量。走出科技館,我們不難發現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在展現著歷史文化遺留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現代化數字化科技元素,以科技化更新激活歷史文化因子,傳承文化傳統,這同樣是“延續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的內在要求。
文化底蘊彰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驅動科技創新。人文是根,科技是花,根基穩固才能花葉繁茂。因此人們只有在數字化產業發展道路上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促進科技創新與傳統文化的更好結合。
- “三下鄉”進行時|古韻流金 傳承悟志
- 2023年7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前往著名的三星堆博物館,對歷史文化遺址的發掘研究、文物保護修復等諸多方
- 09-05 關注:0
- 中山之旅,歷史之情
- 為了深入探究中山路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2023年8月1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隊長楊文欣帶領“青”之光實踐隊前往了上街里游客服務中
- 09-05 關注:0
- 以中山歷史為鑒,開城市發展新篇
- 為響應習總書記鼓勵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社會的一系列指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之光實踐隊于8月2日實地探訪調研中山路城市記憶
- 09-05 關注:0
- 科技與人文的交織,創新與傳統的共享
- 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年擔當。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來臨,為深入調研青島市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承載的時代價值觀念、審美意趣、生活方式以
- 09-05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