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水網建設的戰略要求,也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一代青年人的五四寄語,要不畏艱險,投入到祖國的建設與發展中。8月6日-8月9日,河海大學“護水巡航—智慧水利與運河生態治理實踐調研團”在信息學部黨委胡井軍副書記、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王汝鵬副教授的帶領下前往揚州等地開展綠色智慧航運實踐調研。
8月7日,在充分學習我國水利工程現代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實踐團成員決定聚焦于智慧航運系統,利用信息化專業知識,參與水利技術創新。實踐團來到揚州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學習并實地操作了全國首個區域船閘群遠程集中控制系統。該系統以新一代智能航運信息技術為抓手,堅持數字化、平臺化、產業化路徑,以創意為驅動,通過核心技術引領,加快信息技術與航道、船閘、港口的融合。該系統不但大大提升了我國的航運效率,還是一項造福于民的重大舉措。船舶過閘效率直接關系到航道網暢通,影響經濟運行和穩定。在智慧航運體系下,船民省去了昔日動輒數月的放閘時間,直接在“便捷過閘”app上進行過閘登記、繳費,錨地還配套建設了自助岸電接線樁、智能供水樁、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垃圾分類自主接收裝置等智能設施,為過往船民們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智能水上服務區”。
實踐團實地操作船閘遠程集中控制系統
系統調度界面
國家水網當下的建設重點在于物理水網與數字水網之間動態實時的信息交互,以數字化手段賦能水網監測感知能力及調度能力的智能化、精細化和一體化。在系統深入學習智慧航運相關技術條件下,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王汝鵬副教授帶領實踐團成員進一步細化學習相關領域,深入調研,為智慧船舶管控、聯合調度一體化、聯動數據分析等實際痛點建設建言獻策、獻智出力,展現河海學子擔當。
實踐團與專家深入學習探討
遠程集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