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尊重農民意愿,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按照總書記“走鄉村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的指示精神,利用閑置宅基地發展鄉村新業態,是一條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有效治理農村人居環境的好路子。當前,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已經全面實施,“兩山”理論深入人心,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但仍有部分農戶對發展鄉村新業態持觀望態度,這就需要我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因地制宜探索“兩山”轉化路徑,通過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和發展鄉村新業態,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我國農村,閑置宅基地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農村居民進城后,農村的大量土地被閑置,農村宅基地空置率較高;二是城市居民到農村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等新業態發展不足。為此,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發展鄉村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鼓勵利用閑置宅基地發展鄉村新業態。根據《通知》要求,各地要堅持以農民為主體,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結合村莊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因地制宜推進利用閑置宅基地發展鄉村產業。根據《通知》精神,我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途徑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
第一,結合村莊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創意農業、民俗文化等產業。第二,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采取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
一、結合村莊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按照《通知》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統籌考慮農業生產、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文化傳承、農民生活改善等要求,結合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確定利用閑置宅基地的項目選址。
要嚴格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依法保護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推動閑置宅基地和農房流轉。通過盤活閑置宅基地,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創意農業、民俗文化等產業,讓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要結合各地實際,與鄉村建設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與保護古樹名木相結合,與實施村莊規劃相結合,積極探索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二、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創意農業、民俗文化等產業
鄉村振興的重點在于產業振興,而產業要發展,必須依托于當地的資源優勢,將鄉村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在閑置宅基地上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創意農業等產業,需要進一步挖掘當地的資源稟賦,打造當地特色農產品品牌。同時要加強對當地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對傳統民俗活動進行再設計,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將鄉村文化傳承與鄉村旅游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發展目標。
三、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采取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
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通知》提出,要積極探索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的有效途徑。要根據當地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探索閑置宅基地綜合利用的多種模式。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搞強迫命令、不搞行政命令和行政強制,確保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充分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
要嚴格落實“一戶一宅”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嚴禁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高檔住宅和私人會所。
四、要堅持規劃引領,加快形成鄉村特色產業體系
堅持規劃引領,結合我市鄉村振興規劃和村莊規劃,統籌謀劃全市鄉村產業布局,對閑置宅基地進行整體設計,有序推進村莊發展。科學制定全市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確定一批鄉村產業發展重點鄉鎮、重點村,引導各地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科學制定本區域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將農村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與美麗鄉村建設、特色農業發展、農村電商服務等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加快構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鄉村產業體系,突出資源特色和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五、要堅持生態優先,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要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涵,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要通過盤活閑置宅基地發展鄉村新業態,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六、要堅持文化傳承,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保護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通過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發展鄉村新業態,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同時,不斷豐富農村文化內涵,促進鄉村文明進步。在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的過程中,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根本目標和重要任務,既要傳承“鄉愁”文化,又要發展“鄉愁”產業。要堅持民生為本,努力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要從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和發展鄉村新業態,關鍵是要讓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在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過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又要堅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標準,做到規劃引領、村民自治、規范管理,加強監督考核,讓村民當好“主人翁”,讓村莊管理更加民主高效,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七、要堅持統籌推進,促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利用閑置宅基地發展鄉村新業態的過程中,要堅持統籌推進,堅持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美麗庭院創建相結合,努力把鄉村振興的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