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安德學院逸云智鵬實踐團隊于7月15日上午十一點三十分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草堂校區乘專車離開前往鄠邑區,于十二點到達鄠邑區澇店鎮禮賢村,十二點零五到達禮賢村村民委員會。參與了三下鄉活動。該活動旨在幫助當地推動農業發展,特別是關注大棚技術在特色農業發展中的應用,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村民收入水平。
禮賢村的特色農業產業是其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油料作物、葉菜和茄果類植物的種植對于提高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禮賢村的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個人所分土地數量較多,人均耕地為1.25畝。但由于剩余務農勞動力較少,土地利用率并不高。這也成為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讓更多的土地得到開發和利用,是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蔬菜大棚約有二百畝,以20米跨度保溫型橢圓管拱棚為主,這種先進的農業種植形式可以保證蔬菜的生長環境,提高產量和品質。然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由于村莊剩余務農勞動力不足,導致這些蔬菜大棚的潛力無法完全發揮出來。禮賢村村支部書記王望紅表示,雖然村莊多次引進大棚新興技術,但目前大棚產業仍未超過三百畝,科技化水平不高,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實踐團的到來,王書記表達了熱烈的歡迎之情,并期待學生們能帶來先進的科技手段,助力提升大棚產業的科技水平,讓更多村民受益。
在這次實踐活動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實踐團成員與禮賢村村民委員會進行了深入交流,深入了解了村莊的現狀和發展需求。在交流中,學生們向村民展示了學校研發的“逸云智棚”,這是一項集先進技術與綠色生態于一體的農業大棚創新方案。逸云智棚結合了自動化、智能化和生態環保等特點,可以有效提高大棚種植的生產效率和質量。王望紅村支部書記對逸云智棚表現出濃厚興趣,并表示將積極與學校合作,進一步推廣和應用這項先進技術,帶動村莊農業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實踐團的成員們在交流中還與村民分享了農業科技知識和種植技巧,以及現代農業管理經驗。他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為澇店鎮禮賢村的農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實踐教育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學校學子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通過學生們的努力,逸云智棚的科技力量將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針對禮賢村的發展需求,實踐團成員在與當地村民進行深入交流后,制定了一系列鄉村振興計劃。這些計劃包括但不限于:
一、農業科技推廣:實踐團成員將引進更多逸云智棚及其他農業科技,幫助禮賢村提高大棚產業科技水平。團隊將定期組織技術培訓和交流會,讓村民了解和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
二、農產品品牌打造:為了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實踐團計劃幫助禮賢村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通過包裝、營銷等手段,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三、農村旅游開發:鑒于禮賢村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鄉村文化,實踐團將推動農村旅游的開發,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和體驗農家生活,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四、產業合作社成立:為了加強村民之間的合作,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踐團將鼓勵并協助村民成立產業合作社,共同經營農業項目,實現資源共享和收益共贏。
五、環境保護意識提升:在農業發展的同時,實踐團將重視環境保護,倡導村民實行綠色種植和生產方式,減少農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這些計劃將逐步實施,相信通過學生們的努力,澇店鎮禮賢村的鄉村振興目標將會實現。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三下鄉活動也將持續開展,為更多的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