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還在傳承,歷史還在書寫,百年紅色基因由一代代中華兒女傳承延續。 我們要賡續紅色血脈,在百年砥礪奮進的紅色歷史中不斷汲取力量,弘揚優秀光榮傳統,與中國共產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傳承紅色基因,要不斷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高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2023年7月11日,“傳承紅色基因”團隊深入蔡洼紅色革命基地展開紅色調研活動。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坐落在蕭縣丁里鎮蔡洼村,舊址的主體建筑位于蔡洼村中心的楊家臺子。整個基地包括舊址外圍的郭莊村、縱瓦房村、石碑座、常莊、宮莊,約6平方公里。這個原本十分普通的村莊,在淮海戰役中,因幾位歷史重要人物的聚會被載入史冊。自淮海戰役之后,蔡洼村便改名為“勝利村”。
2023年1月10日是淮海戰役勝利74周年。淮海戰役,是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性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淮海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的防御計劃,使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獲得解放,從根本上動搖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統治,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唯一我軍戰場總兵力少于敵軍的情況下進行的,人民解放軍以60萬的兵力戰勝了優勢裝備的國民黨軍80萬,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淮海戰役的勝利,雄辯地證明了戰爭的偉力存在于民眾之中。依靠人民群眾,發動人民群眾,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是革命戰爭勝利的保證和源泉。在淮海戰役中,表面上是解放軍以60萬對國民黨軍隊80萬,實質上是300萬軍民齊心協力打80萬孤立、渙散之敵。
據景區講解員介紹,淮海戰役中,蕭縣組織了支前民工147203人,擔架2536副,籌糧1243萬斤,把全縣的人力、物力、財力匯成了一股波瀾壯闊的洪流,為人民軍隊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淮海戰役勝利后,毛澤東親筆題詞稱贊,這是“人民的勝利”。陳毅元帥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在蕭縣縣委縣政府的精心打造下,蔡洼現已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長三角旅游系統黨性教育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省黨員干部黨史教育基地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紅色基因作為先進思想文化因子的高度凝練和升華,已然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靈魂血脈之中。進入新時代,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魂,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通過這次實踐,緬懷先烈,不禁感慨,生活在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美好今天的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身上也具備奉獻精神,去喚醒沉睡的文物資源,傳承革命歷史文物之中蘊藏的紅色基因。此次調研活動,我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這也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更明確的方向,增強了努力學習知識的毅力,并樹立了將其與社會需要相結合的信心,同時,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應當提高認識,科學把握淮海戰役精神的時代價值,堅定理想信念,在全面理解戰役精神的時代價值基礎上積極傳承并推廣當代淮海戰役精神,不斷在實踐中理解準海戰役精神內涵,科學把握其時代價值,以使淮海戰役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紅色之旅不應僅僅止步于此。紅色基因深藏在青年人骨血間,已經在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應當提高認識,科學把握淮海戰役精神的時代價值,堅定理想信念,在全面理解戰役精神的時代價值基礎上積極傳承并推廣當代淮海戰役精神,不斷在實踐中理解準海戰役精神內涵,科學把握其時代價值,以使淮海戰役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淮海戰役,不能忘記;時代精神,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