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實踐的眼睛,實踐是思想的真理。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為踐行“十個明確”,立足推進共同富裕,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會計學院尋跡千年人文中的共富“明珠”實踐隊在葉君紅和李孟老師的帶領下赴浙江省新昌縣進行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弘揚精神,踐行初心使命
2023年7月1日,尋跡千年人文中的共富“明珠”實踐隊第來到梁柏臺紅色教育基地,追尋梁柏臺同志的足跡,從中汲取紅色力量,堅定實踐隊樹立民族復興的決心。
實踐隊在基地內參觀了憲法廣場、梁柏臺事跡陳列館等地方,了解梁柏臺烈士在不同時期為中國革命做出的貢獻。同時實踐隊隊員陳郅旸進行了宣講,生動展現了梁柏臺烈士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向大家傳遞了堅定理想信念的正能量。
此次活動激勵著每一個參與者,呼喚著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發揚紅色傳統,秉持梁柏臺同志的精神,在實踐中成長、奉獻和創造。
傳承工藝,推動產業繁榮
2023年7月3日,尋跡千年人文中的共富“明珠”實踐隊來到“絲綢世界旅游示范基地”
“絲綢世界旅游示范基地”以“工業+旅游”模式,將文化與制造業融合,切身感受制造業的發展歷程。實踐隊在基地內了解絲綢制作的復雜工序,驚嘆于各種機械設備的精密設計和創新設計,也震撼于絲綢產業的精湛技藝和濃厚文化底蘊。此外,實踐隊參觀了古桑樹林最為集中的主題園林,深入了解絲綢文化的悠久歷史淵源,領略絲綢制作百年來的巨大變革。
實踐隊對此深刻認識到絲綢工藝的傳承與進步對產業的不可或缺性,帶來物質和精神上的富裕,為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傳承經典,助力文化振興
尋跡千年人文中的共富“明珠”實踐隊分別來到浙東唐詩之路——天姥山、梅渚村和新昌文旅局。本次活動旨在學習浙東唐詩文化,傳承經典文化,助力文化振興。
浙東唐詩之路以“文化+旅游”模式為地區共富提供支撐和動力,推動就業和收入增長。通過本次活動,實踐隊深入了解浙東唐詩之路的深厚歷史與文化,注重文化底蘊沉淀,為美好未來努力。剪紙婆婆向實踐隊講述了她與剪紙藝術的緣分,以及作為非遺傳承人的責任和擔當;劉志波先生在傳統泥塑藝術上始持創新,將新昌的歷史文化以泥塑的方式傳遞出去,同時也擴大了泥塑藝術的影響力,吸引更多人參與和支持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王鶯作為調腔團原團長,她在座談會中,向實踐隊介紹調腔的悠久歷史和調腔與新昌的淵源,且現場演繹了一段經典調腔。她強調調腔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非遺資源,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鄉村正興注入源頭活水。
實踐隊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折服于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也紛紛表示將通過自己的行動,積極宣傳和弘揚調腔文化,激發了更多人對非遺傳統的關注,為地方文化的傳播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實現文化經濟的共同繁榮與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