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課程是由張文宇老師帶來的井岡山革命精神宣講,同學們大多都只熟悉井岡山革命精神的大概,卻對這種精神的發展歷程知之甚少。因此,大家都格外期待老師會如何講解。
01 賡續紅色文化,傳承英雄精神
首先老師帶同學們回顧了井岡山的革命歷史,講述了當時的領導人是如何在城市展開武裝斗爭時,遭到敵人的猛烈反撲;也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家們是如何經過激烈的討論才改變了作戰計劃,將作戰地點從縣城轉移到了農村;最后便是黨中央是如何在農村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中帶領我們黨、我們人民取得革命事業的偉大勝利。由此張文宇老師向同學們提出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毛澤東同志想到要在井岡山建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呢?同學們陷入思考,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那肯定是因為這個地方地勢優勢!”“我覺得這邊的鄉親們很支持革命!”……
看到他們討論得這么激烈,老師指出了三點原因:
1. 群眾基礎比較好:在大革命時期,這幾個縣都建有黨的組織和農民自衛軍;
2. 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井岡山地區森林茂密,只有幾條狹窄的小路通往山內,進可攻,退可守;
3. 后勤供給充足:附近都有水田和村莊,周圍各縣農業經濟可供部隊籌措給養。
回顧完歷史,老師又帶同學們深入了解了革命先輩–朱德。簡單講述朱德的生平之后,同學們集體觀看了視頻–朱德的扁擔。通過這個視頻,同學們可以了解到朱德元帥不顧身份與戰士們同甘共苦,最終贏得大家的一致尊重的故事。在思考如何讓同學們切實學習和發揚井岡山精神時,老師則是從挖掘內涵做起。其內涵簡單可以由五部分組成: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艱苦奮斗的作風。
02 牢記革命歷史,吾輩奮斗自強
隨后張文宇老師提出本節課的第二個問題–同學們去井岡山旅過游嗎?由此引出本次宣講的最后一部分:新時代下的井岡山。如今的井岡山早已褪去了戰火的磨損,披上了油綠色的“新衣”。現在井岡山不僅有“紅色搖籃”的美譽,它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也被稱贊為“綠色寶庫”,厚重的文化底蘊早已成為當地人們心中的“精神家園”。
最后,老師由衷地向孩子們發出號召:空喊不實干永遠是不可行的,所以我們要盡快出發!出發,到井岡山去!
宣講完,同學們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