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互聯”數字時代到來的同時,中國乃至全世界正在大步邁入老齡化的長壽新時代,為了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積極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向社會展示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大學生的擔當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常青樹”實踐團隊于2023年7月26日前往淮北市園林社區開展“青春智慧助老,樂享數字時代”助老跨鴻溝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7月26日,“常青樹”實踐團隊首先與園林社區居委會進行對接,與園林社區居委會協商本次志愿服務活動及具體事項。實踐團隊在園林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進行分小組的形式,每家每戶上門走訪的方式,進行調研、詢問來往老年群體在使用智能手機上所存在的問題,為其解答。重點是為了幫助老年群體提升智能手機操作技能,增強老年群體的反詐防騙意識。
7月27日上午10:00,為了更好的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創新村委與學校之間的聯動模式,加強大學生搭建扶老助老的平臺建設,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常青樹”實踐團隊指導老師朱真真在園林社區居委會與園林社區居委會書記陳志愿進行簽約儀式,將淮北市園林社區作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基地”,致力于更好的服務老人群體,更好的發揮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實踐能力。
“小同志,你幫我看一下我的手機怎么收不到短信?”“姑娘,能幫我看一下嗎?我的手機怎么存別人的手機號碼?”“我的手機內存總是顯示不足,能幫我清理清理嗎?”7月27日下午15:00,實踐團隊針對前一天走訪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在園林社區開展“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智能時代”宣講會。宣講會開始前,老人們陸續進場,實踐團隊的成員們主動上前攙扶老人,將老人帶到座位后進行和老人聊天,詢問他們在使用智能手機時所遇見的問題及身體健康狀況,會場內氣氛溫馨,充滿歡聲笑語。
宣講會正式開始,實踐團隊的宣講員在臺上進行對老年群體使用智能手機操作技能的講解,一些常用軟件例如微信、抖音、支付寶等功能的講解,志在幫助老年群體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困難,并進行一些常見詐騙方式的普及,提高老年群眾的防詐騙意識。臺下每位老人身邊都會有實踐團隊的其他成員進行為老人現場答疑,同時在宣講的過程中還設有“有獎問答”環節,主要是針對所宣講內容進行回顧,以自身實操的方式加深老年人的印象,老人們積極踴躍的舉手發言,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歡聲笑語中,宣講會也迎來了尾聲。
知來路,不忘初心;明去處,鏗鏘前行;新時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臨近“八一”建軍節,為弘揚紅色精神,重溫歷史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崢嶸歲月,7月28日上午9:30在園林社區開展老兵、老黨員慰問活動。徐長奎、陳長興作為光榮五十年老黨員為實踐團隊講述曾經的紅色歷史、紅色故事,陳長興從上學、入黨、生活為實踐團隊帶來了一段紅色歷史,最后勉勵實踐團隊成員們要珍惜時光,好好奮斗,不負光陰,報效祖國。實踐團隊成員聽老兵、老黨員講革命故事,在其中受教育、長才干,且引導實踐團隊成員聽黨話、跟黨走,爭做復興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奮勇投身于新時代國家建設的偉大洪流中。
“百善孝為先”,深入社會,去感受老年人的世界,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增強了實踐團隊對于愛老敬老這一傳統美德的文化歸屬意識,尊重老人、愛護老人,關心老人的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加深入人心,而且鍛煉了實踐團隊的活動能力,提高了個人素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充分發揮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先進性,在實踐中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