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美麗鄉村建設,保障鄉村安全發展。近日,由任中俊、張宗堂老師帶領的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巖土工程穩定控制與健康檢測湖南 省重點實驗室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團和由周聰老師、彭亞洲老師帶領的土木工程學院博士三下鄉科技服務團共赴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毓蘭鎮山陽村展開相關工作。
切坡解憂,保路安民
任中俊、張宗堂老師帶領團隊來到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開展山區公路邊坡地質評估、鄉村道路檢測、切坡建房安全隱患排查等社會服務工作。
服務團向周邊地質以及附近村民進行調查和采訪后,發現該地以丘陵地形為主,地質條件復雜,易發生山體滑坡等災害,對沿山公路,切坡建房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在了解當地公路邊坡地質災害、道路危害、切坡建房安全隱患位置后,服務團沿山行進,并使用全站儀、智能羅盤、測距儀等專業設備對沿途地層巖性、巖層走向、坡向等方面進行了勘測,根據數據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張宗堂老師提出:“對高陡邊采取放坡,錨坡支護等措施,在落石高發地區掛設邊坡防護網,對路面裂縫采取貼補、填充、灌漿及置換等措施并加強排水。”

圖為服務團在調查滑坡石塊
團隊無人機拍攝,全面觀測高陡邊坡臨空面、易滑巖層和軟弱結構面,對沿山公路和臨坡房屋進行專業風險評估,為毓蘭鎮十余村落的山區公路和房屋切坡做了一次全面檢查,為村民的安全保駕護航。
問診橋梁,守護出行
由周聰老師帶領的橋梁檢測組來到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毓蘭鎮山陽村開展橋梁安全檢測工作。
當地橋梁眾多,分布不均勻。服務團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對田心橋、井家橋等35座橋梁進行了檢測,詳細測量橋梁的細部尺寸,包括橋梁總長、橋寬、橋高、防撞護欄尺寸等,記錄了每一座橋梁的結構形式、建成年份以及車流量信息等。此外,團隊成員按照橋梁養護技術規程的要求,對橋面系、橋梁上部結構、橋梁下部結構進行全方位、細致的檢查,并逐一拍照留存。其中,服務團還使用了無人機進行全方位的拍攝,以確保能夠詳盡地記錄橋梁的每一個細部。

圖為在服務團檢測橋梁
針對橋梁出現的問題,服務團提出了對橋面鋪裝局部破損及裂縫進行修補;對破損或低矮護欄及時修補并增加護欄高度;對出現砂漿掉落的主拱圈進行砂漿填補和硬化處理;對橋梁基礎,采用礫石固定、混凝土加固及部分拋石灌漿防護等進行修復;對長有植被的橋臺和主拱圈進行植被移除等維修加固建議。為橋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決策依據,有利于協助橋梁管理部門落實養護措施,助力鄉村安全通行。
把脈水質,解水之憂
由彭亞洲老師帶領的水質檢測組來到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毓蘭鎮山陽村開展水質安全檢測工作。
山陽村群山環繞,山泉順流而下,水資源豐富,為當地村民生活起居用水提供了極大幫助,為了確保用水安全,水資源調研組分別對湯家園水庫、半江水庫、超美水庫以及當地的地表徑流和居民生活用水進行了水質調研和檢測。同時他們還對三個水庫的水質水量、水庫沿線地表水環境進行了調研,系統了解水庫及水系分布情況。

圖為服務團成員在檢測水源
彭亞洲老師表示:“要加強對山陽村的水質保護,要呼吁村民們將生活污水廢水進行分散處理后再進行排放,以此滿足水環境自凈容量。”團隊還沿地表徑流方向檢測水質變化情況并記錄相關數據,為制定合理的水資源治理模式收集了充分的依據。水資源調研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檢測技術服務于水質保護的實踐之中,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有效建議,為鄉村河流水質問診把脈。

圖為服務團合影
服務團充分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對當地建筑、公路、橋梁、水源等基礎設施展開全面調查,詳細了解到當的基礎設施的狀況,并總結出相關對應策略和建議,為當地安全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決策依據,有利于協助相關部門落實建造、修理與保護等工作中,助力鄉村全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