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體黨員提出的號召和要求。紅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習總書記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傳承紅色基因方面高度重視,并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生動傳播紅色文化”。
7月27日,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根先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加深學子們對黨的初心及紅色文化的了解,安徽醫科大學“綠水青山紅色路,健康中國含山行”暑期社會實踐團趕赴含山縣環峰鎮、林頭鎮兩地的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
上午九時,實踐團成員到達含山縣環峰鎮村支書教育基地。此地建立之初即為了紀念尹建平同志。尹建平,1962年生人,中共黨員,原含山縣環峰鎮三龍村黨總支書記,于2016年初夏在抗洪前線奮戰5天5夜,最終因勞累過度誘發腦溢血離世。尹建平同志在職期間,心里懷揣著三龍村的老老少少,為民操勞,小學擴建、荒山治理、土地整理、水泥路修建等等,都在尹建平的手中得以實現,真正做到了“關心孤老”、“提升教衛”、“改善基建”。三龍舊貌換新顏,而尹書記的腳上永遠是一雙舊布鞋。
展館參觀后,全體實踐團成員共同觀看了尹書記的生前事跡紀錄短片。“他本來就有高血壓,下暴雨這些天顧不上回家,藥都先不起來吃”“尹書記的衣服鞋子都被泥水浸透了,他來不及換干凈的,腳也被膠鞋磨破了,被洪水泡爛了,他顧不上去包扎”,短片中一句句旁白都戳在了在場所有人的心上。實踐團成員任羅麗在接受采訪時眼含熱淚,說道:“尹書記身患腦梗,但一心為民,危難時刻顯本色,彰顯了一名黨員干部的擔當和作為,值得我們的尊敬與敬佩。我們作為新一代青年,當學習尹書記的精神,做好黨的精神的傳承,接好時代的下一棒!”
當天下午,實踐團前往林頭鎮張什一村參觀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事跡陳列室開展紅色教育實踐活動。黨支部事跡陳列室共由五部分組成,分別為前言、星星之火、崢嶸歲月、燎原之勢和結束語。展廳內四面墻體上設置的展板和展示柜分別陳列了大量珍藏資料以及革命歷史時期、建設發展時期的相關圖片、文字資料。全體實踐團成員認真觀看了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發展歷程的相關短片,接受黨史學習教育和黨性洗禮。
實踐團的下一站來到了位于張什一村的含和獨立團舊址。1942年4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含山作為重要戰略要地,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指示下,含和獨立團應運而生。其開辟建立的和含抗日根據地是皖江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抗戰的勝利發揮了獨特作用。展館中陳列與展示了自七七事變,和含地區相繼淪陷后的相關史實與展品。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斗,一個個可歌可泣的人物,都在一段段文字與圖片、短片中得以呈現。以含和獨立團為代表的新四軍的英勇形象,將永遠鐫刻于后人的共同記憶中,成為后人奮勇向前的精神動力。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色教育當繼續推進,將這抹“中國紅”深深烙印在每一位炎黃子孫的血液中。實踐團成員將牢記初心,繼續學習、宣揚紅色精神,跟緊黨的腳步,為成為二十世紀黨的優秀接班人而艱苦奮斗。
攝影:張力智、夏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