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感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魅力,進一步感受中國文字傳承千載、生機勃勃的活力,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7月11日長安大學赴河南安陽“傳承紅旗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博物館以及中國文字博物館,感悟中華文化底蘊及文化情懷。

殷墟遺址位于河南安陽市西北郊,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中國考古發掘時間最長、次數最多、面積最大的古代都城遺址。2006年7月,殷墟作為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0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河南安陽考察。在安陽殷墟遺址,習近平總書記說:“殷墟我向往已久”。在殷墟遺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談起此行的目的,“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習近平總書記透過對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漫長發展史的深刻洞見,發出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不斷奪取新勝利的豪邁宣言。我們懷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靜靜傾聽這些殘存在歲月長河的藝術品向我們訴說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
中國文字博物館位于甲骨文的故鄉——河南省安陽市,是經國務院批準建設的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為一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華漢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國文字博物館以世界文字為背景,以漢字為主干,以少數民族文字為重要組成部分,以詳實的資料、嚴謹的布局、科學的方法和現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字、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文明,薈萃歷代中國文字樣本精華,講解古漢字的構形特征和演化歷程

通過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博物館以及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感悟學習,實踐隊員了解到中華文化悠久的傳統歷史,也更加深層次的感悟了中華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力量。這次活動也使實踐隊員愈加堅定了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堅定傳承優良的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中不斷汲取奮進力量,主動承擔起弘揚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責任,自覺投身于傳統文化宣傳及紅色基因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