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館里親體驗,防災減災牢記心
天氣現象對人們的日常出行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各類天氣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各自有哪些特征?氣象災害又應該如何預防呢?為了宣傳氣象知識,助力防災減災,7月9日,我來到上海嘉定氣象科普體驗館,通過一場特殊的氣象防災減災參觀講解活動,帶領一群小朋友們共同探究了“氣象萬千”的奧秘。
走進嘉定氣象科普館,大廳里擺放有氣象監測雷達模型,滾動的電子屏上介紹著嘉定氣象局的發展歷史。“氣象觀測系統目前已經升級到2.0時代,不僅將人工觀測升級為自動觀測,還增加了雷達、衛星技術。”我向大家介紹氣象觀測知識,同學們聽得格外認真。
“在我身后的這顆樹,就是氣象預警信號樹,上面懸掛著13種上海地區氣象預警信號標識,每一種標識分為不同等級,分別用不同顏色表示。”我一邊向同學們介紹氣象預警信號,一邊邀請同學們找氣象預警信號樹上的氣象預警信號標識,通過認識氣象預警信號標識,學習氣象觀測知識。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認識氣象災害,本次活動通過參觀雷電、臺風、霧霾和暴雪氣象災害體驗館,增強同學們對雷電、臺風、霧霾、暴雪等天氣現象的認識。
在“雷電體驗館”,同學們親臨其境地體驗電閃雷鳴,通過互動,教大家尋找安全區域躲避雷電,確保人生安全。在“臺風體驗館”,通過帶領同學們體驗臺風來臨時烏云密布的場景,教大家避免危險區。在“霧霾體驗館”,通過帶領同學們找到通關密碼,體驗校車模擬行駛,提醒大家霧霾天氣盡量少出門、少開窗,出門戴口罩。
在“暴雪體驗館”,通過指導同學們對植物設施進行防凍保暖工作,教大家在極寒天氣下做好防凍保暖應急舉措。生動的模擬演示和實際操作,深入淺出地講解氣象知識,使同學們更加懂得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在這里,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迸發,他們化身成“十萬個為什么”,講解員則變成了“百科全書”,一問一答,現場氣氛活躍。
為了豐富大家對氣象天氣的體驗感,本次活動還為大家準備了自制的氣象科普宣傳片。在3D影院,同學們戴上3D眼鏡,通過觀看雷電、暴雪、霧霾、臺風四種氣象的科普影片,沉浸式體驗氣象防災減災科普,一場20分鐘的短片時間,同學們如同經歷了一場氣象萬千的“穿越”之旅。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本次活動,學習掌握了豐富的氣象知識,同時對防災減災有了全新的認識。
本次氣象防災減災宣講以激發科學興趣、增強防災意識為目的,旨在將氣象科普知識和講解技巧相結合,以孩子的視角進行講解,激發同學們了解、學習及使用氣象科學的熱情,通過傳播氣象科學和防災減災知識,強化同學們對氣象災害識別、預防及應對意識,提高防災避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