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啟航,放飛夢想
“老師,我成功剪出五瓣花了!”7月13日,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增強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進一步促進孩子們的智力發展,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了解創意剪紙,弘揚民間藝術,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思想感情,“多彩鄉童夢”社會實踐隊為高嶺小學的同學們開展了剪紙課堂。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它能給人以視覺上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而它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作為一種文化素養也早己悄無聲息地融入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中。作為美術與設計學院的一名學生,陳嘉嘉對于剪紙有著她獨特的理解,她表示,希望通過剪紙課堂,帶領學生走進趣味剪紙的世界。
在課堂正式開始前,陳嘉嘉鼓勵同學們要勇敢嘗試,相信自己的創造力。協助上課的沈莉紅也早早為同學們準備好了豐富多彩的剪紙材料和剪刀。課堂上,陳嘉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引領學生迅速進入狀態。“首先將正方形疊成三角形,然后把三角形對折留下折痕……”陳嘉嘉邊講解邊示范,一張普普通通的紅紙,到了她的手中就像變魔術似的,左剪右剪,紙屑紛落,一抖開,一朵漂亮的紙花就出現了。隨后,同學們開始大展身手,挑選好自己喜歡的彩紙,對折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花紋,咔嚓咔嚓幾下,各式各樣的圖案就誕生在同學們的手中。對于需要幫助的學生,老師們也是毫不吝嗇,把自己的看家本領都拿了出來。成功的學生開心地分享者自己的作品,失敗的學生大方分享自己的失敗品,大家看了笑作一團。看似亂糟糟一片,實際上思維在激烈碰撞,火花在不停閃現,真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一墻之隔,另一個班也在與紙打交道,不同的是,另一個班是在上折紙課。
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折紙,紙張承載的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當一代又一代折紙藝人的努力下,中國折紙也在不斷地發展著。只是由于一些歷史的原因,折紙的發展收到了一定的阻礙,但毫無疑問,折紙是中華的傳統文化。姚明良興趣廣泛,折紙也是其中之一。他認為自己理應擔負起傳承中華折紙文化的責任,于是選擇了為學生上折紙課。為將折紙這一傳統文化與紅色主題相結合,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培育祖國花朵,姚明良選擇的是中國第一個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折紙,把紅色文化融入于心。
要折好一個東方紅一號可不簡單,步驟很多,制作很細,每一步的順序都不能有絲毫差錯,每一個折角都不能有半點偏差,每一條折線都必須交叉有致,一如先輩們篳路藍縷研制東方紅一號,力求打磨每一處細節,不放過任何一道差錯。每位同學都動手嘗試,積極參與課堂,眼神中帶有崇敬之意。有些步驟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會有一些困難,這時,實踐隊隊員們會手把手教學,幫助每一個同學完成作品。談及這堂課,姚明良神采飛揚:“希望能夠帶領同學們領略世界之大美,傳承千年對浩瀚星河的仰望,用汗水和科技澆筑雙眼,傳承航天精神。”
兩節課都是藝術類的課程,“多彩鄉童夢”社會實踐隊希望通過這些藝術課程,激發鄉村孩子的藝術潛能,培養他們對美的感知能力,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蔡元培曾把美育的意義總結得簡潔明了:“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藝術不僅僅是表達感情的媒介,更是孩子們表達內心、展示自我、挖掘潛力的重要途徑。
“多彩鄉童夢”社會實踐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美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讓祖國的花朵向著陽光,向著夢想,茁壯成長。
- 初識“石頭村”,共覓勤勇路
- 7月13日,村民口述史采訪團隊大體游覽了寧波市東吳勤勇村,并參觀了勤勇村文化禮堂,學習了解勤勇村史,為未來幾天的口述史采訪做準備
- 07-15 關注:0
- 參觀先進草莓產業,傳承時代勞動精神
- 南京財經大學能力樹勞動精神調研社會實踐團成員施玥、張語宸、曹繼開等一行人來到新民村鹽都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
- 07-15 關注:0
- 點亮革命傳承基地,感受紅色文化熏陶
-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學校師生的黨史意識和紅色文化傳承,二零二三年七月十五日,
- 07-15 關注:4
- 湖二師學子情系李店,守望留守山間的朝霞
- 為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師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以實際行賦能鄉村基礎教育振新,2023年暑假期間,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子積極
- 07-15 關注:0
- 從“紙”啟航,放飛夢想
-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增強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進一步促進孩子們的智力發展,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了解創意剪紙,弘揚
- 07-15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