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論述和關于語言文化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青禾實踐隊仙桃分隊赴湖北省仙桃市長埫口鎮敦厚中學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提升實踐地學生對外溝通交流能力與鄉村振興工作開展貢獻青春力量。
7月1日和7月2日,青禾實踐隊仙桃分隊分別開展兩節“普通話推廣課程”。實踐隊成員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新發展理念需要,立足實踐地人民日常說普通話時會出現的問題,采取形式多樣且易于理解的講授方式,呈現充實豐富的課堂內容,以青春之活力、青春之創意服務提升鄉村文化品位及鄉村群眾人文素養,促進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
7月1日下午,實踐隊教研組成員、普通話一級乙等獲得者程序開展第一節普通話推廣課程。程序在課程的開始設置了挑戰環節,通過邀請2位同學分別朗讀兩段較簡單的文本,激發大家對課堂的參與熱情,引入本節課主要內容。同學們踴躍舉手,積極嘗試。隨后,他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聲母的正確發音部位及其具體分類,發音部位即指發音時氣流受到阻礙的地方,根據發音部位的不同,可將聲母分為“雙唇音”“唇齒音”“舌尖前音”“舌根音”等七類。他指出:掌握正確的發音部位對學生后續識音和說話有很大的幫助。
理論學習結束后,程序因地制宜,結合湖北地區不分鼻音邊音和前后鼻音的方言特點進行要領講解。他采用“聽說結合”的模式,親身示范正確發音動作,配合視頻講解,讓同學們能夠清晰直觀地判斷普通話發音中音與音之間的不同,說出更加標準的普通話。演示完成后,同學們以接龍的形式進行發音練習。程序認真傾聽每個孩子的普通話發音,并對有誤的發音進行糾正。課堂中穿插多個互動環節,師生積極交流互動。同學們在一次次嘗試中探索前進,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鞏固普通話正確的發音方式、掌握普通話發音要領,收獲頗豐。
在課程的最后,程序寄語孩子們,一字一句普通話,千言萬語匯中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說好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他鼓勵同學們回家后多多復習上課所學的內容,溫故知新。同時,他還希望同學們能夠主動搜集相關資源進行練習。
實踐隊調研組組長、普通話一級乙等獲得者曹旸于7月2日下午為同學們帶來以“同說普通話,共傳中國情”為主題的普通話推廣課程。口部操作為課堂的導入環節,是播音主持的重要練習步驟,起磨煉口齒,使吐字正確清晰的作用。口部操分為唇部、舌部、頰部三部分練習。同學們模仿曹旸示范的動作,認真完成每一個基礎動作,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充分準備。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普通話的認識,提升學生講普通話的意識,曹旸進行普通話與方言常識科普。一首集26地方言版《隨它吧》,激起同學們的好奇心。同學們通過數歌曲中出現的方言數量,了解各地的方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方言作為具有地域特色的說話載體,與普通話同根相生、和諧共存。由此,他引出普通話的概念。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為語法規范的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在社會語言生活中發揮全局性作用。
接下來的游戲環節氣氛活躍,歡聲笑語不斷。在選擇題環節,曹旸對“蛋撻”“骰子”“果脯”“雞毛撣子”等幾個易讀錯詞語的讀音進行提問,同學們舉手投票,選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讀音。通過有趣的小游戲,同學們學習了常見易錯詞的正確讀法。課程結束后,曹旸對本節課進行總結:“一句普通話,一份中國情;一口普通話,一顆中國心。希望同學們能夠使用文明語,講好普通話。”課間休息時,同學們仍在熱烈討論本課學到的內容。
多年來,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鄉村振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青禾實踐隊也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語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推普與文化教育結合,讓文明與時代發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