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聯民建言,街道促民自治
為了解影響社區自治的政府以及社區自身因素,2023年6月23日星期五,浙江理工大學法政新傳學院“自治章程依法而立,社區治理與法同行”暑期社會實踐團分組前往以鄉村(社區)為主題的彭埠鄉賢館進行了實地參觀和調研。
彭埠鄉賢館主要分為“淵、融、賢”三大主題鄉賢和政協主題文化,用實物、影像、圖片場景等方式,不僅記錄了彭埠自古以來的出名人物,更記錄了上城區各街道政協聯系民眾,開辦各類鼓勵民眾發聲、凝聚共識的優秀經驗,其中設立的政協主題書房和活動會議場館,也是彭埠社會各界學習交流和文化活動的場所。
在鄉賢館內,我們實踐小組看到了上城區政協委員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和重要事項,定期開展民主協商,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圖文記錄;看到了彭埠街道高效解決社區居民反映比較集中的民生問題,降低和化解基層治理潛在風險,推動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就地解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寶貴經驗;看到了館內設立的作為多功能會議廳的聚賢廳,設有“有事好商量,請你來商量”等陣地,充分展現了彭埠在社區自治方面的有效實施。彭埠街道社區上層的種種經驗值得借鑒,鄉村和社區應當更加注重與居民的聯系,謀求與居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設更加有利于社區和居民的未來。
要做好社區自治,需要居民自己有自治意識,更需要政府和基層政府的發揮力量,政協聯系群眾,為政府聽民生,解民意提供建議,社區自治需要居民自發參與,更需要黨員、社會有識之士、政府的動員和鼓勵,以及基層政府一定程度的組織,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社區與居民共同參與,才是做好社區治理最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