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農村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目標,其核心理念就是要保護環境和資源。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發展。「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美麗鄉村」是以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增收為特征,以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化傳承、文明新風培育為目標的新農村。因此為深入了解鄉村的環境現狀和垃圾分類的情況,以及開展垃圾分類和建設鄉村環境。12月28日曲阜師范大學“弘志滄瀾”實踐團隊成員劉亞寧出發動身前往平度市仁兆鎮竇戈莊村,開展為期2天的調研實踐活動。力求為中國鄉村的環境美化盡一份綿薄之力,并發現在美化鄉村環境方面仍存在的難點與痛點問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美化鄉村環境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地村民對于目前村中環境的看法和意見,隊員又對當地村民進行了大量走訪調研,并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目前村里衛生最大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村內垃圾回收不及時、垃圾分類實施力度不足,以及村里公共廁所無人維護并清理等方面。于是來到了某村的垃圾站了解情況
最后,同學們又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并了解到,目前我國針對鄉村環境美化問題已提出了較為先進的"相機型"規制理論的"先分治、后共享"理念、環境治理機動靈活的多樣化標準、環境綠美化"四位一體"的主體重構等多種應對措施,而這些政策都將有效幫助解決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缺乏多元性、靈活性與有效性等問題。唯有多管齊下,才能最終實現建設宜居農村生態環境、構建美麗中國的美好愿景。
- 備春節,買年貨
- 春節期間,實踐小組成員進行了置辦年貨的實地調查,體會買年貨時的氛圍,同時體會買年貨的不易。
- 01-31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