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村基層治理,不斷完善村民關系和村級組織結構,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保障。為了深入了解村莊組織結構,更好地探索組織結構在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2025年1月10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漁隅勘行”社會實踐隊來到日照市東港區張家臺村,通過實地訪談等方式對鄉村組織結構有序運行對于優化村民關系、推動鄉村發展的作用開展為期兩天調研活動,從而立足實際更深入地理解鄉村組織結構運行,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
立足實地調研,考察村莊結構
1月10日上午,實踐隊員們來到張家臺村村民委員會,向村委會張書記詢問近年來村莊組織結構發展狀況。張書記說道,近年來村委會多次在服務中心優化村級組織設置。根據鄉村振興需求,調整村級組織設置,比如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議事會等組織建設,將村民事務嚴格一一公開,讓村民監督村莊權力結構運行。隨后,實踐隊員們跟隨村民孔女士走訪,孔女士表示:“近年來,鄉村組織結構因時代的發展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更貼近當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村委會也會首先考慮為本村村民提供公益性崗位,并嚴格將其公開,由監委會統一監事,讓村民深度參與其中。”從談話中隊員們了解到,村莊組織結構的變化和完善會讓村民更有歸屬感,因此村委會高度重視,致力于讓人民群眾在生活一點一滴中感受到村莊組織結構的驅動力。

圖為張家臺村村民事務公開 齊曉曉 供圖
新型村莊結構,助力和諧關系
張家臺村致力于培育新型農村社會組織,鼓勵村民自發成立文體團隊等社會組織,發揮其在產業發展、文化活動等方面的作用。實踐隊員在與漁業書記的交談中了解到,每逢6月漁民節等盛大節日,村民自發成立的廣場舞大隊便會為村民演出,全村一道慶祝漁民節,此外,村委會還不定期在村民廣場組織廣場舞表演等文體活動。這些文體活動的舉辦,推動了村民踴躍參加,在活動中交流互動,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增進了鄰里之間的友誼,促進了鄰里關系和諧發展。此外,實驗隊員在掃樓的過程中,村民張大媽家恰逢喜事,村民們都來幫助搭手包喜果、做被子等,村民一起其樂融融,大家互幫互助增強了鄰里之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從而營造了整個村莊和諧融洽發展的氛圍。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漁業書記 孫夢涵 供圖
新型人才培養,提升組織運行
張家臺村村委會楊女士為實踐隊員講述了村莊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即加強村級組織人才培養,張家臺村實施村級組織人才培養計劃,積極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村任職,年輕干部想法多,有目標,有行動,深入人民群眾生活,工作深受人民群眾認可,為張家臺村治理注入了年輕活力,既提升了張家臺村村級組織戰斗力,推動了鄉村組織運行,又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增進了村民之間的友誼關系。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實踐隊員深刻意識到鄉村組織結構的有序運行帶給當地人們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增進了村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了鄉村治理能力的提升。團隊成員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特殊到一般,將會持續關注張家臺村的發展,同時積極與當地村委會保持聯系,為當地發展模式宣傳和發展建言獻策,促進村民事務工作的推進,積極推動張家臺村的發展再現新的活力。(通訊員 齊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