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承——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守護星眸”采訪南京市中醫院洪宜成教授
8月12日,薪火實踐團“守護星眸”分隊前往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尋訪省級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洪氏眼科第四代傳承人,南京市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洪宜成教授。在此次采訪中,洪宜成教授提及當前治療眼疾的挑戰,討論了中醫在治療上的優勢,并對眼科學生和工作者寄予厚望。
專家介紹
洪宜成教授系省級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洪氏眼科第四代傳承人,江蘇省中醫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名中醫,從事中醫眼科臨床、教學、科研等工作50余年,擅長治療中心性視網膜炎、眼底出血、視神經炎、病毒性角膜炎、色素炎及其他眼科疑難雜癥,編有著作《中醫疑難病癥藥物手冊—眼科篇》。
全民動員
洪教授向隊員們強調眼部健康的重要性,提出保護眼部健康應該受到全民重視。同時,洪教授提出醫生應積極地參與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護眼意識。
洪教授還向團隊成員分享了護眼經驗:
1.合理安排用眼時間,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2.使用電子產品時,調整合適的屏幕亮度和對比度,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3.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避免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環境下看書
4.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及時發現并治療眼部疾病。
辨證施治
洪教授利用豐富的診療經驗,深入探討中醫在眼科疾病治療中的獨特方法。通過強調辨證施治,將病癥分為不同類型,從而提高治療效果。例如,兩位同學同時感到眼睛干澀不適,但他們的病因可能大相徑庭。一位同學或許是因為學習緊張、熬夜傷神,導致肝腎陰虛;而另一位,則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節、濕熱內蘊所致。因此,治療時,前者需滋養肝腎、明目潤燥;后者則需清熱利濕、通絡明目。這便是辨證施治的精髓所在。洪教授認為,中醫眼科在辨證施治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當下還沒有充分發揮中醫優勢,他鼓勵青年人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寄語暗香
洪教授強調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蘊含著豐富的知識,能為全人類的健康帶來深遠影響。洪教授希望中醫藥工作者能勤奮耕耘,用中華瑰寶,為人類的健康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讓中醫藥的獨特配方能在全球范圍內發揮作用。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中醫藥人不僅需要深入挖掘古代文獻中的寶貴知識,也要結合現代科技手段,以提升診療的精確度和效率。同時,還需以開放的心態,不斷吸收現代醫學的精華,使中醫藥非物質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新的活力。
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對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洪氏眼科第四代傳承人洪宜成教授的采訪,隊員們了解到中醫藥在當代社會中的傳承價值與創新應用。洪氏眼科不僅是一門治療眼疾的技藝,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哲學的體現。在現代醫學中,中醫藥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在眼科疾病治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新一代的醫學生有責任和使命在尊重傳統的同時勇于創新,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人類的健康事業開辟新的道路。

文字:祝敬優 張佳雯 圖片:祝敬優 陳昱 校對:李衛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