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2023月1日9日,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瑤”你一起“繡”社會實踐小分隊再赴桂林市資源縣社嶺村開展“傳承非遺瑤繡,助力鄉村振興”社會調研活動。
團隊成員通過社嶺村實地調研、并向駐村第一書記韋斯門、村委會成員進行訪談中發現社嶺村非遺文化將民族文化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在岔嶺屯建起了瑤族刺繡和山歌傳承基地,通過民族文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不僅促進社嶺村經濟發展,讓群眾共享鄉村振興的成果,還讓當地民族特色文化也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傳承。
社嶺村非遺瑤繡文化產業欣欣向榮,這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還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瑤”你一起“繡”調研小分隊將繼續關注資源瑤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非遺瑤繡,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團隊成員在社嶺村發放調查問卷(1) 吳木連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社嶺村發放調查問卷(2) 吳木連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村民家前合影 吳木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