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燦六月,我們學校西南石油大學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開展和組織了針對全日制在校生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活動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工作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依托,圍繞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普及科學理論、宣講形勢政策、涵育文明鄉風、服務群眾需求,激發農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追求文明進步的巨大動能,推動“三下鄉”提質擴面、提檔升級,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我們學校西南石油大學團隊類別一共有10個,我們團隊經過商量并且結合現在社會需要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的形勢選擇了志愿服務公益團,通過以志愿服務的形式來展示我們大學生的風采,展示我們的自信。在實踐前夕,我們遵循輔導員的意見和疫情防控形勢,每個團隊成員去自己的家鄉當地社區,公司,居委會等進行為期三天的實踐,以實現自我社會價值觀,為社會做出貢獻,進行三下鄉活動中實踐中磨煉意志,增長才干,奉獻社會。

團隊隊長黃利偉和隊員吳全洪一起奔赴成都市龍泉驛區師大社區進行社會實踐,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根據當地社區工作人員的志愿工作安排,第一天分別進行黨群服務中心門口查驗健康碼和登記來訪人員,根據防疫防控指導,排查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和紅黃碼人員。另一隊員在服務中心里面對居民來電咨詢進行了解見到情況然后轉接去相應的工作人員,包括社保醫保,養老年審,就業,少兒互助金,退伍軍人優待證等業務。第二天是對社區衛生環境的維護以及防疫知識的宣傳,在第三天隊長黃利偉和社區負責人一起宣講關于師大社區睦鄰節主題系列活動的開展,師大社區總體營造。以讓居民更能感受節日氛圍而進行宣講活動。團隊隊員崔陽在當地安徽省銅陵市萬雞山社區進行志愿實踐,社區先后開展了社區黨員衛生大掃除、義務巡邏、義診、消防知識宣傳、法制宣傳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務活動,崔陽先后積極參與了各項活動。身穿志愿者服裝,手提一桶熱水,接著將浸濕的毛巾敷于社區各個宣傳欄,使得上面的污垢逐漸減少,直至消失。隊員賀浩書在當地社區居民樓進行體溫檢測,防疫口罩的分發,口罩預約登記,來訪人員登記,并且讓他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唯一女隊員馬雅芳在當地村委會一邊分發口罩,一邊并積極向社區居民宣傳介紹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助力社區和鄉鎮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為居民們普及防控疫情的相關知識。
另一隊員兼安全員龐智去到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四面山鎮的中橋村當志愿者,負責外來返鄉人員的疫情防控資料錄入,還跟隨工作人員參加了防旱防澇工作會。完美迎合了投身社會、體驗社會、服務大眾的真實契機。隊員楊東明去到曲停鎮當地村上,在村委會的帶領下了解了當地農村的基本情況,實踐安排下地的志愿工作,果林除草,跟隨農民伯伯一起干活,采訪了一些當地農民對國家農民政策的滿意程度,最后進行了自我的總結。隊員葉弋楓在家鄉的一所廣告公司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返家鄉實踐活動,通過在公司中實現大學生社會的立足之地,實現自我價值。最后以為隊員張佳寶在浙江杭州市當起了“大白”,從事了核酸檢驗、核酸統計等志愿工作。讓他更加認識了志愿的含義,更加明白了服務的意義,更加理解了負重前行的分量和歲月靜好的珍貴。
在實踐中團隊成員了解了疫情形勢下社區工作人員的不易,深刻的理解了工作人員的辛苦,團隊隊員也積極參加到體溫檢測,核酸采集,人員登記,口罩分發等工作,為社區防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還有在工地和公司去了解工人和員工們的拼搏和奮進,體會職場的壓力,體會工作的艱辛,還有和勤勞的農民們一起做農活一起享受烈日下的汗水滴落和期盼豐收的喜悅。
這次我們團隊的分開實踐并沒有難倒大家,每個隊員都尋找到適合自己,需要自己的實踐活動中去,深刻體會到實踐對我們大學生的收獲,有著對抗困難的毅力,和解決問題的多變方法,和樂意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展現了我們作為大學生的責任,義務和擔當,在實踐中盡情釋放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