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財學子三下鄉:家鄉情筑抗洪堤壩,萬眾心就鄉村振興
今年六月中旬以來,南方多地受洪澇災害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遭到嚴重威脅。其中,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的災情狀況不容樂觀,牽動著廣東財經大學河源學子的心。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是廣財學子必修課,龍川治水調研隊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投身鄉村振興實踐之中,坐標龍川縣老隆鎮和田心鎮,深入群眾了解受災情況,實地調研討論解決思路,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一、災后受災影響和修復情況走訪調查

圖為實踐隊實地走訪聯豐村滑坡發生現場
此次暴雨天氣主要經山體滑坡災害等對龍川縣造成生命財產損失。7月11日,針對山體滑坡影響,隊員們走訪了近縣城的聯亨村。在發生滑坡的位置,政府對其進行封鎖已經近十天,目前為止仍未開放。而附近并未正面遭受滑坡災害的商店,由于與受災居民樓共享水電等設施也受到封鎖管控。據商家反映,封鎖期間,利潤減少萬元。
二、街頭隨機采訪及抗災減災知識科普宣傳

圖為實踐隊進行街頭采訪
龍川縣幾乎年年都會出現山體滑坡、洪澇等自然災害,在此背景下,居民的災害知識熟知程度顯得極為重要。關于抗災減災知識的調查,隊員們設置了暴雨級別的認知等問題,選擇在人流量較多的文化廣場進行隨機采訪調研。最終樣本數量達到50余份,據后期統計分析,青少年群體由于從小受到學校的科普教育,了解程度普遍較高,相反,六十歲以上老人對于抗災減災的知識了解程度較薄弱。
三、實地調研田心鎮鷹嘴桃受災情況
為了解龍川縣農業受災情況,隊員們走訪田心鎮鷹嘴桃種植地。據了解,今年果園減產近百分之七十五,且惡劣天氣多發,桃子的品質隨之下降。桃園的主人駱氏兄弟向隊員們介紹,桃子主要靠一些親朋好友宣傳銷售,政府在“一村一品”名號建設時提供過機械設備的幫助,但與其他大面積種植鷹嘴桃的縣鎮不同,駱叔的果園產業不大,政府沒有給予宣傳銷售服務。隊員們在調研結束后幫助宣傳駱叔的果園。經后續了解,駱叔果園的桃子已經全部銷出。
龍川治水大隊的隊員們通過深入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和田心鎮走訪調研,了解本次災情受災情況,聽取群眾的呼聲和需求,做出以下建議:
鄉村振興不僅僅要尋找發展機遇,還需要加強基礎保障工作。只有給予了人民群眾充足的保障,才能讓脫貧扶貧、鄉村振興事業行穩致遠。自然災害不可避免,此次洪水過后,龍川縣政府緊急轉移易受災群眾,并對受災群眾加以補貼,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針對現人民群眾對此次洪水方面知識的了解程度不高、對自然災害的預防方面存在思想淡泊的問題,政府對人民群眾自然災害預防方面的宣傳仍舊任重而道遠。鄉村振興需要科學文化知識的加持,政府必須加強預防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工作,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等的弱勢群體,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鄉村振興離不開三農問題,首先政府要對特色農林產業起帶頭支持作用,形成一條完整的龍川特色產業鏈,助力龍川特色產業的發展。同時,果農和商家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機遇,拓寬產業宣傳和銷售渠道,形成“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模式,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和轉型,用特色產業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
龍川一行帶給了隊員們極大的收獲,隊員們更加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堅定信心。鄉村振興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的勤奮努力,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鄉村振興的道路將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圖為實踐隊與駱叔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