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飄書韻,童心筑夢近
——江西財經大學義工協會助童部兒童醫院病房課堂活動
為踐行社會公益責任,緩解住院孩子們治療期間的焦慮情緒與孤獨感,營造積極向上的康復環境,江西財經大學義工協會助童部自4月3日起,于每周四下午定期組織志愿者團隊赴江西省兒童醫院紅谷灘院區開展志愿活動,直至5月22日圓滿結束。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互動形式,為住院孩子們提供陪伴支持,助力其以樂觀心態面對治療過程。
活動開始前,志愿者團隊基于前期調研,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們的認知水平與健康狀態,建立不同年齡段陪伴體系。針對低齡孩子們,團隊開發“感官啟蒙”互動模塊,通過律動兒歌、觸感繪本、安全黏土創作等沉浸式活動,引導孩子們在游戲中釋放情緒、建立安全感;針對學齡孩子們,則推出“思維拓展”主題課程,涵蓋趣味編程、藝術療愈等創新內容,在激發創造力的同時,以團隊協作項目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
活動中,志愿者們通過正向激勵等方式,幫助孩子們構建積極心理圖式。在志愿者團隊的精心組織下,孩子們先后參與了“清明時節,艾草飄雪”、“綠色光盤行動厲行節約”、“小動物尾巴探秘之旅”、“愛心獻禮母親節”與“夏天詩歌里的荷花”等主題活動。其中,“小動物尾巴探秘之旅”通過趣味互動形式,引導孩子們觀察動物形態特征與生態多樣性,同步融入色彩認知教學,幫助孩子們在實踐體驗中建立對自然界的科學認知。活動設計兼顧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效激發孩子們探索興趣與觀察能力。而“送給媽媽的愛”活動以“認知-表達-創造”為主線,通過“母親節文化溯源”課堂建立親情認知框架,再以經典作品共讀深化情感共鳴。在“親子肖像共創”與“溫情紙傘彩繪”環節中,孩子們通過藝術創作傳遞感恩,實現情感教育與美育的融合。
活動通過不同形式開展:故事環節采用互動教學,志愿者以角色化演繹引導孩子們參與情節猜想與對話復現,動態適配情緒需求傳遞正向價值;繪畫療愈中遵循“非干預啟發”原則,通過開放式命題激發孩子們自主表達;手工工作坊以“協作共創”模式開展動物主題立體制作,孩子們在跨年齡協作中提升實操能力,收獲作品完成的成就感。
隨著最后一期活動順利落幕,江西財經大學義工協會助童部在江西省兒童醫院紅谷灘院區開展的公益陪伴項目圓滿收官。活動既為孩子們帶去歡樂與慰藉,也讓志愿者收獲成長。志愿者與孩子們積極互動,提升溝通能力和責任意識,領悟奉獻真諦。孩子們純真的反饋,搭建起雙向情感交流的橋梁,彰顯志愿服務“助人自助”的價值。對學校來說,志愿者善舉助力公益,傳遞溫暖希望,讓愛如溪流,成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動人篇章。
展望后續工作,義工協會期望能夠持續創新活動形式,進一步深化志愿者們與孩子們之間的情感交流,為孩子們驅散更多生活中的陰霾,帶來更多溫暖與希望之光。同時,也衷心祝愿每一位志愿者在參與學校組織的公益服務過程中,能夠實現自我的成長與蛻變。愿始終秉持愛心與耐心,堅定不移地行走在公益事業的康莊大道上。(作者/迪麗拜爾·艾則孜 何虹蕊 作者單位/工商管理學院 圖/迪麗拜爾·艾則孜 圖片作者單位/工商管理學院)
一審負責人:李 暄 聯系方式:19390204223
二審負責人:周海燕
三審負責人:賀三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