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學生團隊主導的“風睿視界”——《大氣探測激光雷達》項目,在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嶄露頭角。該項目成功入選科技發明制作A類,憑借其創新性與實用性,在氣象監測、環保等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團隊成員以扎實的專業知識與不懈的協作精神,歷時五年攻克技術難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研答卷。
團隊協作,扎根實驗室的奮斗時光
來自我校不同專業的張藝年等多名同學組建跨學科團隊,依托學校實驗室資源,開啟了激光雷達技術的探索之路。項目初期,團隊面臨技術路徑模糊、數據反演精度不足等難題。他們分工協作,有的負責算法優化,有的專攻硬件設計,還有的深入分析氣象數據。課余時間,實驗室的燈光常亮至深夜,成員們反復調試設備、比對實驗數據,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
指導老師評價:“這支團隊展現了極強的韌性與協作能力,他們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踐能力,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
創新突破,從理論到實踐的雙向奔赴
項目聚焦風場與能見度同步監測的核心需求,通過整合多學科技術,成功將傳統設備成本降低40%以上。實驗中,團隊創新性地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大幅提升數據反演精度。為驗證技術可靠性,他們輾轉西藏、成都等地開展實地測試,在高原極端氣候下連續奮戰數月,最終將監測效率提升60%-80%,數據更新頻率優化至分鐘級。
賦能未來,科技報國的青春擔當
目前,該項目已獲申請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四項軟件著作權,團隊發表了一篇EI論文,并得到中國科學院專家推薦。團隊表示,未來將繼續優化技術,拓展在交通、環保等領域的應用,為我國氣象事業與綠色發展貢獻青年智慧。
“科研沒有捷徑,但團隊的力量讓我們走得更遠。”這群心懷熱忱的學子,正以創新為筆,書寫屬于他們的科技報國故事。
(文:晏菁華/圖:繆伊涵)